橘子汁、番茄汁或山楂汁。這些水果汁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對幼兒的生長發育很有好處。其中,用新鮮橘子自製橘子汁,再用涼開水稀釋後,最為衛生、有益。
夏季消暑飲料。如用金銀花、綠豆花、扁豆花、楊梅等煮成湯,再加一點糖,是夏季消暑解毒的好飲料。
以下一些飲料不宜給幼兒飲用
茶。
茶葉水中所含的茶堿較為敏感,易使幼兒興奮、心跳加快、尿多、睡眠不安等。
酒精飲料。
酒精飲料能刺激幼兒胃黏膜、腸黏膜乳頭,對幼兒的消化過程產生不良影響。
汽水。
汽水中含有小蘇打,能中和胃酸,不利於食物消化。胃酸減少,使幼兒易患胃腸道感染。
咖啡、可樂。
咖啡、可樂等興奮劑飲料含有咖啡堿,對幼兒的中樞神經係統有興奮作用,影響幼兒腦的發育。
怎樣預防幼兒患齲齒
有的幼兒喜歡在睡前吃些餅幹、糖果之類的零食,時間長了,寶寶就可能患上齲齒。這是為什麼呢?
幼兒在睡前若不刷牙,睡前吃的食物的殘渣都堆積在牙麵和牙縫裏,而且這類食物一般都含有較多的糖,這就為細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此外,幼兒睡眠時間較長,睡眠時口腔處於靜止狀態,唾液分泌減少,不利於清潔牙麵,而有利於細菌的繁殖。細菌滋長並能分解其中的糖類,使其發酵產酸,引起牙齒釉質脫鈣,日子久了牙齒就會軟化,逐漸形成小洞。這就是臨睡前吃糖果、餅幹易患齲齒的道理。
齲齒對幼兒的危害很大,齲齒引起的牙痛可給幼兒帶來很大的傷害,如果患了齲齒不及時治療,齲洞就會越來越大,最後導致牙齒喪失這樣的嚴重後果。
因此,幼兒在睡前是不宜吃零食的,還要讓幼兒養成漱口、刷牙的好習慣。年齡小的幼兒在睡前總要喝些牛奶或果汁,那麼父母就應在寶寶喝完這些後再讓寶寶喝一口白開水清潔一下口腔。
發現幼兒生了齲齒後應立即治療,不應拖延,否則小的齲洞不補,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不要讓寶寶“積食”
1歲多的寶寶可以自己進食了,但他們的自我控製能力還很差,隻要是愛吃的食物,如糖果、牛肉幹等,就不停地吃,沒有節製,尤其是在節假日或家庭聚會時,熱鬧的氣氛使寶寶更加活躍。當寶寶吃了過多的油膩、冷甜食物後,胃被脹得滿滿的,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食欲減退,中醫稱這種情況為“積食”。
寶寶“積食”後,常有腹脹、不思飲食或惡心、嘔吐等症狀。由於寶寶的消化係統發育仍不完善,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較少,而且消化酶的活性相對較低,對於食物在質和量發生較大的變化時很難較快地適應,加上神經係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比較弱,很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因此,爸媽一定要避免寶寶“積食”。
當寶寶出現“積食”時,在飲食方麵要進行調節,首先控製進食量,較平常稍少一點點即可,食物最好軟、稀,易於消化,比如米湯、麵湯之類,盡量少食多餐,以達到日常總進食量。同時還要帶寶寶多到戶外活動,以有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
父母要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每餐定時定量,以避免幼兒積食的發生。
如果幼兒積食不是很嚴重,可以采取以下幾種簡便易行的方法。
幼兒如果是由於食用肉類或過於油膩的菜肴所引起的積食不消,可用新鮮白蘿卜500克切成細絲,榨取汁液,煮熟後給患兒服用。
如果幼兒是因為吃米製糕點太多而引起的積食,可食用鍋裏的焦飯。
如因生冷瓜果吃得太多可用生薑煎湯服。
消化不良、積食和反胃嘔吐,可用洗淨的雞胗皮(或鴨胗皮)3克加水煎煮,取汁服用。注意煎煮時間不可太久。
酸味食物不等於酸性食物
如果平時吃的酸性食物過多,就會形成酸性體質,酸性體質的寶寶較易得病。
為了寶寶的健康,家長應該減少寶寶酸性食物的攝入量。那什麼是酸性食物呢?酸性食物就是有酸味的食物嗎?
酸性食物是指在體內代謝後產生酸性物質的食物,跟酸味食品不是一回事。比如白糖是甜味的,但其在體內代謝後產生酸性物質,就屬於酸性食物,而山楂、檸檬、西紅柿、酸奶等,吃起來有酸味,但是它們在體內代謝後,代謝產物為堿性,所以是堿性食物。
曬太陽能補鈣嗎
俗話說:要想留住鈣,不可缺陽光。這話有沒有道理呢?曬太陽能補鈣嗎?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不過,曬太陽並不能補鈣。人體的鈣大部分在骨骼裏,少部分在血液裏。人吃了含鈣的食物後,如果鈣能夠被吸收利用,就會沉積在骨骼中,如果不能被吸收利用,就會隨排泄物排出體外。
影響鈣沉積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幫助人體吸收鈣,如果體內缺少維生素D,即使飲食中有很多鈣質,也不能被機體利用。而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幫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