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2~3歲幼兒的喂養(2)(1 / 3)

方法得當。寶寶吃零食時是不會節製的,他隻知道好吃就會要個沒完,如果爸爸媽媽由著他,那寶寶吃起來就沒有控製。父母在給寶寶吃零食時,不要讓他看見裝滿零食的盒子,或者事先把少量的零食放在一個容器裏,再給寶寶,寶寶吃完了,就會意識到沒有了,自然也就罷休了,不然他就會要個沒完。

食物對頭。水果類,如蘋果、香蕉、橘子等,要切片或切塊,並以生吃為宜,但要注意衛生;硬果類,如花生、核桃仁等,多為顆粒狀,要注意安全,防止誤吸或卡塞在氣管等意外情況的發生;糖果類,如硬糖、軟糖等,幼兒應以軟糖為宜,且應在飯後吃;糕點類,如餅幹、蛋糕等,這類零食含糖較高,切忌隨便進食,宜在下午食用;其他一些零食,如冰激淩、雪糕、巧克力等極易飽腹,給孩子吃應有節製,以免吃多了影響孩子的食欲,但帶孩子外出遊玩時可以準備一些,以備孩子因活動量加大而產生饑餓感。

吃好正餐。要控製好寶寶吃零食,還要在正餐上多下工夫,把正餐變成一種美好的享受,讓寶寶一見飯菜就像看見零食那樣口水直流。正餐吃得多、吃得好,寶寶對零食的興趣和要求自然就會降低。

以下零食對孩子沒有好處,不宜多給孩子食用。

薯片的營養價值很低,還含有大量脂肪和能量,多吃破壞食欲,容易導致肥胖。

爆米花中含有比較多的鉛,這種有害重金屬可以影響幼兒的智力和體格發育。

水果糖、棒棒糖隻有糖分,和水果沒有任何關係,其水果味來自香精、色素等添加劑,多吃容易導致齲齒和肥胖。

果脯、蜜餞等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水果所含的維生素C基本完全被破壞,除了大量熱能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營養,經常食用會影響健康。

話梅、話李含鹽量過高,如果長期攝入大量的鹽分會誘發高血壓。

泡泡糖、口香糖營養價值幾乎為零,一些產品含有大量防腐劑、人工甜味劑等,特別是某些質量低劣的次品,對健康的損害很大。

膨化小食品營養尚可,但含有大量色素、香精、防腐劑、人工甜味劑、賦形劑等食品添加劑,多吃不利於健康。

常吃些粗糙耐嚼的食物

不少家長總喜歡讓自己的孩子常吃些細軟的食物,這樣雖有利於消化和吸收,但嬰幼兒若長期吃細軟食物,則會影響牙齒及上下頜骨的發育。因為嬰幼兒咀嚼細軟食物時費力小,咀嚼時間也短,可引起咀嚼肌的發育不良,結果上下頜骨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育,而此時牙齒仍然在生長,會出現牙齒擁擠、排列不齊及其他類型的牙頜畸形和顏麵畸形。

若常吃些粗糙耐嚼的食物,則可提高幼兒的咀嚼功能。乳牙的咀嚼是一種功能性刺激,有利於頜骨的發育和恒牙的萌出,對於保證乳牙排列的形態完整和功能很重要。幼兒平時宜吃的一些粗糙耐嚼的食物有白薯幹、肉幹、生黃瓜、水果、蘿卜等。

幼兒忌暴飲暴食

暴飲,是指在短時間內喝大量的水。暴飲可致胃急性擴張,並衝淡胃液,同時大量的水分可於短時間內進入血液及組織內而致水腫。若暴飲後引起細胞水腫是相當危險的。

暴食則是指一次吃的量太多,超過了正常的胃容量。許多孩子遇到特別喜歡吃的食物時就會猛吃一頓,這樣在短時間內有大量食物進入胃腸,消化液供不應求,就會造成消化不良;由於胃內容量過大,使得胃失去了蠕動能力,機械性膨脹,可造成胃下垂或急性擴張;暴食也可因胃腸道血液大量集中,腦、心髒等重要髒器缺血缺氧而感到困倦無力;也可能會使胰腺的負擔加重而發生胰腺炎。

有的父母平時較節約,或是因為工作忙,飲食較馬虎,在過年過節或是比較空閑的時候就“猛撮”一頓,這樣暴飲暴食對成人是不利的,對幼兒更有害。

因此,專家建議,父母應該合理安排幼兒每天吃飯的時間、次數和食量,切勿讓幼兒暴飲暴食。

造成孩子偏食的原因

有一些孩子偏食,喜歡吃這個,不喜歡吃那個,或偏吃某幾樣食物而不吃其他食物。時間長了,孩子就不能從食物中獲得全麵和充足的營養,而造成營養上的不平衡,使孩子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引起幼兒偏食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如下一些。

照顧者本身就有偏食的情形。父母、家庭的飲食習慣,會對孩子的偏食造成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幼兒的模仿力強,若模仿對象中有偏食現象時,往往無形中會影響幼兒不吃或討厭某種食物,而表現出偏食的狀況。

對孩子過於嬌慣。孩子想吃什麼,大人就給什麼,總是有求必應,從而使孩子的口味越來越高,專挑自己喜歡的、好吃的東西吃。

過多吃零食。孩子自幼養成零食不離手、糖果不離口的壞習慣,使胃腸道消化液不停地分泌,不停地工作,造成消化功能紊亂,食欲下降。

不會自己吃飯。孩子1歲左右時,父母就應該培養他們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但有的孩子已經四五歲了,父母還繼續喂孩子吃飯,因而影響了孩子對吃飯的興趣。

食物不美味。家庭烹調技術太差,飯菜做得沒有滋味,外觀也不吸引人,孩子不愛吃,也易造成孩子偏食。飯菜不新鮮或有腥、膻等怪味兒,或因魚、雞骨刺把孩子紮傷過,也可引起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