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食譜
豆漿粥
用料 鮮豆漿500毫升,大米50克,白糖少許。
製作 將洗淨的大米用豆漿煮粥,加白糖調味。早晚食用。
功效 潤腸補虛止咳。治體虛消瘦、久嗽、便燥等症。
赤小豆粥
用料 粳米60克,赤小豆適量。
製作 先將赤小豆浸泡半日,同粳米煮粥。
功效 利水消腫,健脾益胃。
鯽魚粥
用料 鯽魚1條,粳米50克,橘皮末適量,胡椒粉、醬、蔥適量。
製作 將鯽魚去鱗、洗淨,剔去骨。米淘洗後,與橘皮末、鯽魚肉加清水煮粥。待粥欲熟時入胡椒粉、醬、蔥調和。
功效 本粥有和腸胃、消水腫的功效。可輔治因腸胃失和,食水不調而致的脘腹疼痛、食欲不振等症。
牛奶麥片粥
用料 全麥片50克,牛奶150克,白糖50克,精鹽少許。
製作 將麥片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以上。用文火煮15~20分鍾後,加入牛奶、鹽,繼續煮15分鍾,加入白糖,拌勻。
功效 有養心安神、潤肺通腸、補虛養血及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小麥粥
用料 小麥30~60克,粳米100克,大棗5枚。
製作 將小麥洗淨後,加水煮熟,撈去小麥取汁,再入粳米、大棗同煮;或將小麥搗碎,同棗、米煮粥食用;
功效 補脾胃,止虛汗,適用於幼兒中氣不足所致的自汗、盜汗、脾虛瀉泄等症;本粥亦適用於婦女髒躁者、症見失眠心悸等。
鰻鱺山藥湯
用料 鰻鱺魚250克,淮山藥100克,青菜心30克,料酒、精鹽、蔥段、薑片、胡椒粉、熟豬油、清水適量。
製作 將淮山藥洗淨,潤透切片,青菜洗淨,將鰻魚宰殺,去鰓,去內髒,放在熱水中去黏液,斬成十段,切成條。鍋中放豬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薑蔥煸香,烹入料酒,放入鰻魚條煸炒幾下。注入適量清水,加入淮山藥、料酒、鹽、蔥、薑,煮至魚肉熟爛,揀出蔥、薑,淋上豬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功效 此湯可補虛強壯、益脾胃、止瀉固精。常治療脾胃虛弱、食少體倦、肺虛咳喘、腎虛尿頻、消渴等症。
鱔魚健骨湯
用料 鱔魚1條(重約250克),黨參25克,當歸10克,牛蹄筋15克,料酒、精鹽、蔥段、薑片、生油、肉湯適量。
製作 將牛蹄筋放溫水內發漲,然後撕去筋膜,切成6厘米長段。黨參、當歸洗淨切片,裝紗布袋紮口。鱔魚宰殺,去內髒,洗去血水,去骨和頭,切成條,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鍋中注入適量肉湯,加入蹄筋、鱔魚肉、鹽、藥包、料酒、蔥、薑,煮至肉和蹄筋熟爛,揀去藥包、蔥、薑即成。
功效 本湯菜具有補氣養血、強筋健骨、通絡止痛的作用。可治療氣血虛弱、筋骨軟弱無力或疼痛等症。
黃魚湯
用料 黃魚1條(約800克),雪菜50克,冬筍50克,肥肉50克,味精、料酒、精鹽、蔥、薑、豬油、雞油、高湯適量。
製作 將黃魚洗淨。把雪菜劈開,洗淨,擠去水分,切碎。冬筍和肉均切成小片。蔥、薑用刀拍。豬油燒開後,放入魚,兩麵煎,不要煎出硬皮。鍋中加入高湯,放上調料、魚,在急火上燒開,撇去浮沫,蓋上蓋,在文火上燒10分鍾。再放到急火上燒開,撈去蔥、薑,撒上味精,淋上雞油即成。
功效 黃魚味甘、性平,內含較高蛋白質以及17種氨基酸,不僅味美、營養豐富,而且有補氣開胃、填精安神的功效。常在幼兒體虛食少時用。
黨參青魚湯
用料 青魚500克,黨參30克,草果、陳皮、桂皮各5克,精鹽、蔥段、薑片、熟豬油適量。
製作 將黨參、草果、陳皮、桂皮分別去雜洗淨,裝入紗布袋紮口。將青魚去鱗、去鰓,去內髒,洗淨。放入鍋中,再注入適量清水,加入藥袋、油、薑片、蔥段、鹽,煮至魚肉熟爛,揀去薑、蔥、藥袋。用胡椒粉調味即成。
功效 此菜可治療幼兒脾肺氣虛或脾胃不健、倦怠無力、食少便溏等症。
鰣魚健脾湯
用料 鰣魚1條,黨參25克,白術15克,淮山藥30克,料酒、精鹽、蔥段、薑片、生油、雞湯適量。
製作 鰣魚隻去鰓、去內髒而不去鱗,洗淨,黨參、白術、淮山藥洗淨,浸潤切片,裝紗布袋中紮口。鍋中放生油燒熱,放入鰣魚稍煎,注入適量雞湯,放入藥包,料酒、蔥、薑、鹽,煮至魚肉熟爛,揀去蔥、薑、藥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