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2~3歲幼兒的喂養(4)(1 / 3)

功效 本菜補中有消,補而不滯。常用於幼兒脾胃虛、食少、便溏等症。此外,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胃腸功能減退、消化不良、脾胃虛弱,均可食用。

淡菜甲魚湯

用料 甲魚1隻(約800克),淡菜250克,精鹽、料酒、薑片、味精、麻油。

製作 將甲魚殺死出血,用開水燙一下,去掉膜皮。清水洗淨,剖腹去內髒,用開水燙一下,下湯鍋煮爛,用漏勺撈出,涼透拆去外殼,抽去骨頭,放入湯碗內。將淡菜用熱水泡透,去雜物,溫水洗數次,放入煮甲魚的湯鍋煨40分鍾後,再把甲魚肉放進同煨,加上精鹽、料酒、薑片燒沸,將浮麵的湯沫去掉,見湯色呈乳白色時,放入味精,出鍋裝碗,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 此菜可滋陰,強壯健身,對於淤血症、血鬱成癭、幼兒病後體虛等症均有很好的療效。

炒胡蘿卜絲

用料 胡蘿卜適量,蔥、薑、鹽少許。

製作 將胡蘿卜洗淨切成細絲;蔥、薑切成碎末。旺火起油鍋,油熱後放入胡蘿卜絲,加入調料後改用文火煸炒,待快熟時,加一點溫水和少量鹽,胡蘿卜絲軟了便可起鍋。

特點 滋味可口,營養豐富。

什錦炒飯

用料 胡蘿卜、黃瓜、豌豆、火腿、米飯各適量,雞蛋1個,精鹽、味精、食用油少許。

製作 胡蘿卜、黃瓜、火腿分別切成細丁。將雞蛋打碎調勻,放入熱油鍋炒熟;淨胡蘿卜丁用熱水焯一下,撈起瀝幹。旺火起油鍋,放入豌豆、胡蘿卜丁、黃瓜丁、火腿丁、炒雞蛋、米飯,一起炒熟,加少許精鹽和味精,即可起鍋。

功效 菜飯相融,色彩多樣,能使孩子食欲大增。

泥鰍燉豆腐

用料 活泥鰍300克,豆腐250克,鹽、蔥、薑、黃酒、味精、澱粉、清水各適量。

製作 將活泥鰍放入盆中養1~2日後,去鰓、內髒,洗淨,將泥鰍放入鍋內,加鹽、蔥、薑、黃酒、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煮,至泥鰍五成熟時,加入豆腐,至泥鰍熟爛時,調水澱粉、味精即成。

功效 此品有利濕清熱之功。對小便不利、發熱、頭重乏困、水腫、食欲不振等症狀的患兒,效果頗佳。

茅根豬肉羹

用料 鮮茅根100克(或幹茅根30克),瘦豬肉250克,食鹽少許,清水適量。

製作 將茅根剪成段,洗淨後放入布袋,將口係緊,與瘦豬肉絲加水適量同煮熟。酌加食鹽少許,肉與湯分頓食用。

功效 對於體弱的甲肝患兒療效不錯。

醬爆魚丁

用料 魚丁500克,醬油50克,薑末、蔥花、雞蛋、水澱粉、味精、甜麵醬、糖、蒜泥、肉湯、明油適量。

製作 將魚丁用鹽、雞蛋、黃酒、水澱粉上漿,醃10分鍾。另取碗將薑末、味精、糖、醬油、肉湯、澱粉調成汁。開油鍋,油溫五成,先下入蔥、蒜泥煸出香味後加麵醬,投入魚丁煸炒片刻,速倒入調好的芡汁翻炒,加明油拌勻即可。

功效 此菜健脾利濕,可治脾虛食少、乏力水腫等症。

蠔油牛肉

用料 牛肉1000克(去筋絡),蠔油25克,植物油、蔥、黃酒、醬油、糖、味精、小蘇打粉、鹽、幹澱粉、水適量,一個雞蛋的蛋清。

製作 牛肉洗淨,切薄片,加酒、蛋清、小蘇打、適量水醃4小時後加水澱粉拌勻,油燒熱入牛肉片炸至斷血出鍋;鍋留底油,加醬油、蠔油、糖、鹽、蔥、味精、水燒開,再加少許水澱粉勾芡,再將牛肉放入,加少許麻油炒勻即可。

功效 此菜補脾胃、益氣血,可治脾虛水腫、虛損消瘦等症。

豬血青菜湯

用料 豬血半塊,豆腐200克,青菜100克,蝦皮、鹽適量。

製作 豬血與豆腐切成小塊,青菜洗淨切碎。水開後,先加入少量的蝦皮、鹽,再加入豆腐、青菜、豬血,煮熟即可。

功效 豬血是補鐵的食品,它具有含鐵豐富、易吸收、價廉物美等優點。蝦皮含有大量的鈣、磷,是幼兒的補鈣食品。

山楂荷葉飲

用料 山楂15克,荷葉12克。

製作 將山楂、荷葉加水1000毫升煎。

功效 活血化淤,消導通滯,清暑除煩,減肥消脂。

杏仁蘋果豆腐羹

用料 豆腐3塊,杏仁24粒,蘋果1個,冬菇4隻,精鹽、菜油、白糖、澱粉適量。

製作 將豆腐切成小塊,置水中泡一下,撈出;冬菇洗淨,切碎,攪成蓉,和豆腐煮開,加上鹽、白糖,用澱粉同調成芡汁,製成豆腐羹。杏仁用溫水泡一下,去皮;蘋果洗淨去皮切成粒,同攪成蓉。豆腐羹冷卻後,加上杏仁、蘋果糊,拌勻即可。

特點 軟黏,清香,嫩滑可口。

功效 此羹富含蛋白質和鐵質,常食可提高寶寶的免疫力,防止發生貧血。

栗子糕

用料 栗子500克,白糖250克。

製作 將栗子放入鍋內煮30分鍾,冷卻後,剝殼去皮,放在碗內。鍋置火上,上屜放入栗子碗蒸30分鍾,出鍋,加白糖拌成泥,倒入搪瓷盤內,攤開切塊即可。

特點 軟綿,甜香,可口。

功效 栗子營養豐富,主治腰腿軟弱無力、泄瀉等。凡寶寶筋骨不健、四肢軟弱、發育不良等均適用此糕。大便幹結的寶寶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