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特殊嬰幼兒的喂養】
特殊寶寶的喂養
嬰幼兒多發疾病的食療方
常見嬰幼兒疾病飲食禁忌
特殊寶寶的喂養
特殊寶寶,指的是各種異常情況的寶寶,比如說早產兒、未成熟兒、唇裂及齶裂兒、超大兒等。這樣的寶寶由於先天不足,需要父母花費比正常新生兒更多的心血,才能健康成長。
隻要按照正確的方式哺乳,也可以把這些特殊新生兒養得又壯又結實。根據寶寶的具體狀況,配製治療奶,能夠有效治療疾病,促進特殊新生兒康複。
早產兒的喂養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體重少於2500克,身高小於46厘米的寶寶。寶寶早產的原因很多,孕婦高血壓、急性感染、重體力勞動或多胎等都可以引起早產。
早產寶寶一般個子小、體重輕、體質差,在肝髒貯鐵、骨骼貯鈣、消化功能及免疫功能等方麵都尚未發育完全。絕大多數早產的寶寶,皮膚薄而發亮、哭聲細微、呼吸不均、四肢不甚活動,體溫較低,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弱,各種疾病的感染率明顯較高。
與正常新生兒一樣,早產寶寶在初生的3~4天內,體重往往會減輕,主要原因是喂哺不足和大小便排泄所致。
早產兒的吸吮能力因人而異,有的強些,可以吸吮母乳;有的弱些,不會吸吮母乳。對於有吸吮能力的早產兒,可以直接地、盡早地讓孩子吸吮母親的乳頭。喂奶時要注意正確的喂奶姿勢,幫助寶寶含吸住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這樣可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使寶寶能夠較容易地吃到乳汁。
吮吸能力差一些的,乳母可先擠出母乳,然後用滴藥管將母乳緩緩滴入嬰兒口中。一般每2~3小時喂一次。如果沒有母乳,可用牛奶代替,開始給半脫脂或稀釋乳(2∶1或3∶1)加5%糖液,1個月後改用全脂奶粉喂養。
早產寶寶的口與舌的肌肉很弱,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可是每日所需吃的奶又不能太少,因此必須分多次喂哺。體重低於1500~2000克的早產兒,每天分10次喂哺,若寶寶一次吃得太少,可分成12次喂哺。一般幾天後,寶寶就能直接吸吮母乳了。
早產兒的母親不必太過擔心。如果喂養得法的話,早產寶寶每天體重應增加20克左右,到1歲時體重應是初生時的4倍。
由於早產兒體內的各種物質儲量少,而生長較快,所以應給寶寶添加必要的營養物質。比如給予複合維生素B片,每次一片,每日2次;維生素C每次50毫克,每日1次;維生素E每日10~15毫克,分2次服用。出生後兩周開始服魚肝油滴劑,開始每日一滴,以後逐漸增至每日5~10滴;出生後一個月可補充硫酸亞鐵,每日0.3克,分3次口服。
唇裂兒和齶裂兒的喂養
唇裂兒指上唇裂開的寶寶,這是先天畸形嬰兒的一種,俗稱“兔唇”。一般來說,唇側裂較多見,側裂是指在人中的一側或雙側發生裂隙,有的還伴有齶裂。齶裂是鼻腔底部,即口腔頂部硬齶或軟齶出現缺損或軟、硬齶都出現缺損。
造成嬰兒唇裂或齶裂的原因,醫學界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是近親結婚、母親在妊娠期頻頻動怒和生氣、妊娠中用藥不當這幾種原因造成的。
這類新生兒的喂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父母必須講究喂養技巧。
對於唇裂嬰兒,如果用母乳喂養,母親在哺喂時,應當把乳房緊貼在唇裂口處,這樣做可以減少漏氣,有助於寶寶吸吮乳汁。
齶裂的嬰兒口腔是開放的,無法吮吸奶水,而且在咽奶的同時,會把較多空氣一起咽下,胃裏的空氣多了,就容易反胃,使食物倒流,形成溢奶現象。所以喂食齶裂嬰兒要有耐心,應把母乳擠出來,用小匙貼在嬰兒的口角處,慢慢地喂。不但要喂得慢,還不能一次喂完,要先把嬰兒一次應吃的奶分成3份,先喂食1份,然後停止喂食,把嬰兒豎起、拍背,將胃裏的空氣排出後,再喂食1份奶水,再重複拍背,排氣後,再喂食最後一份,然後再拍背排氣。
這樣的嬰兒若是人工喂養,用奶瓶喂時,應當把奶孔開得略微大一些。把嬰兒豎著抱起來,用奶嘴緊貼嘴角的一側,隨著嬰兒的吸吮動作,乳汁會順著嘴角慢慢流到咽部再咽下。隻要喂養得當,寶寶也會健康成長。
唇裂兒和齶裂兒什麼時候做修複手術才恰當呢?
專家認為,先天性唇裂嬰兒在出生後3~4個月內,體重達到5千克,就可進行修複手術;輕度的軟、硬齶裂嬰兒,最好在2~3歲時手術;而嚴重的軟、硬齶裂,尤其是完全性齶裂,應當在患兒出生5~6個月後先修複唇裂,齶裂手術則到孩子4~5歲時進行。
齶裂的修複手術過早,可能會妨礙寶寶上頜骨的正常發育,導致孩子的牙齒日後咬合發生障礙;修複手術過晚,會使孩子的發音出現異常,以後很難糾正。
一般來說,在孩子上學前,還要進行最後的美容性修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