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 冬瓜洗淨,連皮切塊,荷葉切碎,加水煮湯,水開後,撈去荷葉,加鹽調味。飲湯食瓜,每日2次。
功效 本品可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用於暑熱症煩渴不止,小便不利。
苦瓜粥
用料 苦瓜10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製作 將苦瓜洗淨,去籽、瓤,切塊。鍋置火上,放清水燒開,下入粳米、苦瓜,煮至半熟時加入冰糖,粥熟即成。可早晚食用。
功效 此粥可清熱解暑,養陰健胃。用於暑熱症煩渴不止、少食多飲或伴有目赤尿短的患兒。
麥冬粥
用料 麥冬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 將麥冬洗淨,放在沙鍋內,加水上火煎出汁,取汁待用。鍋內加水燒沸,加入洗過的粳米煮粥,煮至半熟,加入麥冬汁和冰糖,再煮開成粥即可。
功效 此粥可潤肺止咳、益胃清心、清熱除煩。可用於暑熱症患兒。
蜜汁黃瓜條
用料 黃瓜150克,蜂蜜10克。
製作 將黃瓜洗淨,去瓤切成條狀,放鍋內加少許水,煮沸後去掉湯汁,趁熱加入蜂蜜調勻,煮沸即成。隨意食用,可作水果,每日數次。
功效 本品可清熱止渴,利水消腫,潤燥解毒。用於嬰兒暑熱症煩熱口渴,小便不利。
蜜汁瓜皮
用料 西瓜皮150克,蜂蜜10克。
製作 將西瓜皮除去內瓤層及綠色表皮,洗淨切條。放鍋內加少許水,煮沸後去掉湯汁,趁熱加入蜂蜜調勻,煮沸即成。隨意食用,每日數次。
功效 本品可清熱解暑、止渴利水、潤燥養陰。用於暑熱症較重,心煩口渴,大便幹燥,小便短赤者。
厭食食療方
厭食是指幼兒較長時期食欲不振、未進食即感腹飽的一種狀態。厭食的幼兒雖然較長時間食欲不振,但精神尚可,也無明顯形體消瘦。厭食的原因,一是不良飲食習慣引起的,二是疾病及藥物影響所致,三是心理因素引起的,治療宜運脾、健脾、養胃,推薦以下食療方。
橘皮白蘿卜粥
用料 橘皮15克,白蘿卜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
製作 橘皮、白蘿卜洗淨切成小丁,粳米淘洗幹淨。鍋內放入適量水,燒開後,放入粳米、橘皮、白蘿卜同煮至粥爛熟,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 此粥可用於積食而致的厭食症。
山楂粥
用料 山楂40克,粳米60克,紅糖10克。
製作 山楂洗淨,放入鍋內加水熬20分鍾後去渣留汁。粳米淘洗幹淨,放入山楂汁中熬至粥熟,加紅糖即成。
功效 山楂甘酸可口,有健脾胃、消食積及助消化的功效。
山藥湯圓
用料 山藥50克,糯米500克,白糖90克,胡椒粉適量。
製作 先將山藥搗粉蒸熟,加白糖與胡椒粉適量,調成餡備用。後將糯米水泡後,磨成湯圓米粉,分成若幹小團,包山藥餡,搓成湯圓,煮熟食用。
山藥內金糊
用料 炒山藥200克,雞內金50克。
製作 炒山藥和雞內金共研細粉,加糖適量,每次1匙入牛奶或米粥內煮沸,每日早晚各服1次。
黃精粳米粥
用料 黃精2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 先煎黃精,去渣取濃汁,同粳米煮粥,粥成後加入白糖適量即可。
雞肫陳皮粥
用料 雞內金6克,陳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
製作 先將前三味藥研為末。加水煮粥,粥成,加入藥末,加白糖即可食用。
麥芽山楂糕
用料 大麥芽100克,山楂50克,糯米150克,白糖75克,蜂蜜適量。
製作 糯米150克炒熟,加入大麥芽、山楂、白糖,研為末,拌勻。加入少量蜂蜜,壓成方塊糕,常食。
功效 治療消化不良。
參藥鵪鶉粥
用料 鵪鶉1隻,黨參10克,淮山藥10克。
製作 鵪鶉去毛及內髒,洗淨,加黨參、淮山藥,共煮熟,去藥渣,分2~3次食湯與肉。
麥芽煎
用料 生穀芽、麥芽各15克,山藥10克,蓮子肉15克。
製作 生穀芽、麥芽、山藥、蓮子肉,一起用水煎服,日服3次,每次40~60毫升。
秫米粥
用料 高粱米30克,大棗10個。
製作 高粱米炒黃,大棗去核炒焦,共研細末,每次半匙,入牛奶或米粥內煮沸,每日服2次。
雞金棗餅
用料 大棗肉250克,生薑30克,生雞內金60克,麵粉500克,白糖少量。
製作 生薑煎湯,棗肉搗爛,生雞內金焙幹研細末,共和入麵,做成小餅,烘熟。每次食2個,每天3次。
消食脆餅
用料 雞內金2個,麵粉100克,鹽、芝麻適量。
製作 將雞內金洗淨曬幹或用小火焙幹,研末。將雞內金粉與麵粉、鹽、芝麻一起和麵,擀成薄餅,置鍋內烙熟,用小火烤脆即可。
蒸蓮肉糕
用料 糯米500克,幹蓮子250克。
製作 蓮子洗淨,清水泡發,去心,入鍋,加水適量,煮至熟爛,揉搓成泥。糯米洗淨,與蓮肉泥混合均勻,加入少量水,入大碗或小盆中,隔水蒸熟。涼後置幹淨的案板上壓平,切成塊狀,裝盤。上麵撒上白糖,即可食用。
茯苓餅
用料 茯苓、米粉、白糖各500克。
製作 茯苓研末,與米粉、白糖混合均勻,加水適量調成糊狀,用平底鍋煎成薄餅。
薏米綠豆荷葉粥
用料 薏米15克,綠豆50克,鮮荷葉2張。
製作 將荷葉洗淨,撕成小塊,與薏米仁同入鍋,加水先煮30分鍾,撈出荷葉,再加入綠豆煮爛即可。
傷食性嘔吐食療方
嘔吐是由於食管、胃或腸道呈逆行蠕動並伴有腹肌強力痙攣性收縮引起的,同時迫使食管或胃內食物從口腔湧出,是幼兒常見的症狀。
中醫依據寒、熱、虛、實,把嘔吐分為傷食嘔吐、胃熱嘔吐、胃寒嘔吐3種,對嘔吐進行治療。嘔吐的嬰幼兒應給予清淡、少油、少渣、稀軟、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