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食嘔吐的特點是嘔吐物酸臭,不思飲食,惡心腹脹,氣出穢臭。吐前不安,吐後安靜,大便酸臭。治療宜消食導滯,和胃止嘔宜用下列食療方。
山楂糖
用料 生山楂500克,生薑20克,白糖250克。
製作 將白糖加水煎成稠汁,入山楂末、薑汁,攪勻倒入盤中,晾涼切塊即可。
功效 適用於傷肉食及傷乳食。
蘿卜汁
用料 生蘿卜500克。
製作 生蘿卜搗碎取汁,水煎頻服。
功效 治豆類或麵食所傷。
雞金麥芽
用料 雞內金10克,炒麥芽10克。
製作 將雞內金、炒麥芽水煎,經常飲用。
功效 治各種飲食所傷。
丁香烏梅湯
用料 烏梅100克,山楂20克,陳皮10克,桂皮30克,丁香5克,白砂糖500克。
製作 將烏梅、山楂擇選洗淨後,逐個拍破,同陳皮、桂皮、丁香一道裝入紗布袋中紮口。鍋中加水500毫升,把藥包放入水中,用文火燒沸,再轉小火熬約30分鍾,取出藥包,靜置15分鍾,濾出湯汁,加白砂糖溶化即成。可作飲料服用。
功效 本湯斂中有散,酸甜可口,用於暑熱傷食傷津、夾濕之脘痞、吐瀉、口渴等症。也可作為腸炎、痢疾患者的飲料,尤其對嘔吐不欲食者有效。
胃熱性嘔吐食療方
本疾病表現為食入即吐,吐物酸臭,口渴喜飲,牙齦腫痛,口臭,麵紅唇赤,小便黃少,大便秘結。治療宜清熱和胃,降逆止嘔,可用以下食療方。
橘茹飲
用料 橘皮30克,竹茹30克,柿餅30克,生薑3克,白糖適量。
製作 先將橘皮洗淨,切成1厘米寬的小長條,竹茹挽成10個小團,幹柿餅切成約0.2~0.3厘米厚的片,生薑洗淨,切成0.1厘米厚的薄片。沙鍋加清水100毫升,放入橘皮、竹茹、柿餅和薑片,燒沸用火煮20分鍾,取出汁,再加水煮1次,兩次藥液合在一起,用清潔紗布過濾一遍,加入白糖攪勻即可。每次服100~150毫升。
功效 本品可清胃降逆。幼兒惡心嘔吐,可用此飲。
葦根汁
用料 鮮葦根90克。
製作 鮮葦根洗淨,切段,用水煎濃汁,代茶飲。
荸薺汁
用料 荸薺適量。
製作 荸薺用水煎,少量多次服。
檸檬汁
用料 檸檬適量。
製作 檸檬絞汁,少量多次服。
竹茹粥
用料 鮮竹茹30克,粳米50克。
製作 先用水煮竹茹取汁去渣,加入米煮粥,少量多次服。
胃寒性嘔吐食療方
本病特點是多由過食生冷或腹部受寒引起,表現為嘔吐物不消化,無明顯腥臭,嘔吐時發時止,腹脹,不思飲食,大便亦稀薄。治療宜溫中散寒,和胃止嘔,可用以下食療方。
烏梅冰糖飲
用料 烏梅6~12克,冰糖15克。
製作 先將烏梅洗淨,然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煮沸後10分鍾,再加入冰糖煮20分鍾,糖化後即成。
功效 本品可和胃降氣,生津止嘔。幼兒有嘔吐者,可服用此水,一日數次。除適用於惡心嘔吐外,也適用於慢性炎症所致的惡心欲吐的患兒。
紫蘇葉飲
用料 鮮紫蘇葉30克。
製作 鮮紫蘇葉用水煎,少量多次服。
藕汁生薑露
用料 鮮嫩藕適量,生薑適量,蜂蜜30克。
製作 將藕洗淨切碎,絞汁約120毫升,生薑去皮洗淨切碎,絞汁約10毫升,將兩汁混合加蜂蜜調勻即成。一日內分次服完。
功效 本露有散寒清熱、生津和胃、止嘔的作用。用於胃腸型感冒、煩渴、嘔吐合並腹瀉等症。
丁香薑糖
用料 丁香粉5克,生薑末30克,白糖250克。
製作 先將糖水熬稠,放入薑末、丁香粉調勻,再繼續熬至用鏟挑起即成絲狀而不粘手時停火。將糖倒在表麵塗過油的瓷盤中,稍冷卻後,將糖切成條即可。
核桃粉
用料 核桃1個。
製作 核桃燒成炭,研細末,用薑湯送服。
薑韭牛奶羹
用料 韭菜250克,生薑25克,牛奶250克。
製作 韭菜和生薑洗淨切碎,搗爛,用紗布絞汁,放入鍋內,加牛奶,加熱煮沸,趁熱飲服。
蜜餞蘿卜
用料 鮮白蘿卜500克,蜂蜜150克。
製作 將鮮白蘿卜丁放入沸水中立即撈出,擠幹水,晾曬半日。鍋置火上,將蘿卜放入原湯中,加入蜂蜜調勻,小火煮沸,待冷備用。當點心分次食。或切碎略搗,絞取汁液,煮沸後加蜂蜜適量,頻頻溫服。
功效 寬中消食、理氣化痰。適用於飲食不消、腹脹、翻胃、嘔吐等症。
急性胃炎食療方
胃炎有急性、慢性之分,食療方根據病症有所不同。急性胃炎有如下食療方。
桂花心粥
用料 粳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
製作 粳米淘淨。桂花心、茯苓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20分鍾,濾渣,留汁。粳米、湯汁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鮮藕粥
用料 鮮藕適量,粳米100克,紅糖少許。
製作 將鮮藕洗淨,切成薄片,粳米淘淨。將粳米、藕片、紅糖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橙子蜂蜜飲
用料 橙子1隻,蜂蜜50克。
製作 將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後帶皮切成4瓣。橙子、蜂蜜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20~25分鍾,撈出橙子,留汁即成。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