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在與人交往中最易犯的錯誤(6)(1 / 3)

敏感多疑的孩子,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過份敏感、疑心,以為大家都在懷疑自己,議論自己,隻要別人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說話,他就會惴惴不安,深怕被大家說三道四。這種人遇事總愛“對號入座”,盡管明知許多事情與自己無關,卻不可抑製地要往自己身上貼,要往壞處想。

【引以為戒】

芳芳是個15歲的女孩,平時沒有什麼好朋友,除了一個叫小雲的朋友。

最近,芳芳總覺得大家都在故意與自己作對。就先說說老師吧,明明自己個頭很矮,視力又不是很好,可偏偏把自己的座位調到後4排,這分明是不在重視自己了。還有朋友小雲,她怎麼能和其他同學一起去逛街而不叫上自己呢?再有就是班上的男生李強,每天都在盯著自己看,然後就和其他男生在一起討論什麼,難道他們在說自己嗎?

這一切都讓芳芳覺得很生氣、很傷心。因為她老是覺得同學們都在用“異樣”的眼光注視著自己,所以,她幹脆和別人劃清界限,可是現在連小雲都在疏遠自己了,芳芳怎麼能不難過呢?

芳芳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老師挺喜歡她的,還經常當著同學們的麵表揚她,可是最近芳芳有一門功課的成績稍微有點下降了,老師似乎就不太喜歡自己了,這不,把她的座位換到了後麵,隻有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才會在後麵坐的。芳芳就是這麼想的。她自從坐在後麵後,再也沒有專心聽過一節課,心裏總在自怨自艾。就這樣,學習成績下降得很快,芳芳想,這下完了,以後隻能永遠在後麵“堅守崗位”了。

課間時,芳芳還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麵,她可不想和別人一樣到教室外麵去玩,因為,大家可能也不歡迎她的。就在這個時候,討厭的李強走了過來,問了她一道數學題,芳芳的數學成績向來不錯,她起初不想幫李強解答的,可是李強卻在那裏不停地請求,芳芳隻好答應幫他解答了,許諾放學後把解題過程告訴他。可當芳芳好不容易把這道題解出來的時候,李強卻說,自己已經想出結果了,謝謝她的幫忙。芳芳覺得這不是在把自己當猴來耍嗎?越想越氣,越氣越想,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般流個不停。

芳芳把自己關在了房間裏麵,再也不想去上學了,她覺得大家都在和她作對,她告訴媽媽必須幫她轉學,因為大家都在刻意疏遠自己,要不然再也不去上學了。

【專家點評】

國內流行性調查資料提示,青少年的情緒和行為等問題的發生率明顯增加: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各種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強迫、人際關係的多疑、敏感、抑鬱、偏執和敵對等症狀方麵,因心理障礙等問題而退學的青少年占退學總人數的30%~60%,特別是在重大的生活事件中的中學生的心理問題發生率更高。

像芳芳出現的多疑、敏感的症狀與其處於青春期有關,青少年期是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時期,矛盾、敏感、多疑是他們突出的心理特點,由於在生理和心理上發生的巨大變化,容易產生各種心理障礙。

一個人生活在集體中,如果真的不受別人歡迎,當然是件令人苦惱的事。不過,事實是不是真如所想的一樣,還值得分析。

有時,由於一些心理原因,也會造成錯覺。青少年自我意識增強,特別珍視自我形象,很關心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有的人比較敏感和多疑,看到別人在一起說話,就懷疑是背後議論自己,心裏感到緊張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