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有了更高的向往,特別是家長對孩子的健康更是殫精竭慮。不過遺憾的是,很多孩子在飲食、運動中有一些不良習慣,例如喜歡吃零食不愛吃早餐;挑食偏食不愛吃的東西一口不吃;總是邊吃飯便看電視或玩耍……也許家長認為小孩子有這些習慣沒什麼,殊不知,長此以往,不但不利於孩子身體的成長發育,還有損孩子的身體健康。
63、不吃早餐,餓著肚子去上學
早晨,很多家長都要麵臨一個挑戰——孩子不肯吃早餐。早餐對人的身體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孩子經常不吃早餐,會對身體健康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孩子可以偶爾餓著肚子上學,但不要讓“不吃早餐”成為一種習慣。
【引以為戒】
高宮是一個10歲的小男孩,正在讀小學五年級。以前學校離家很近,每天起床過後,乖乖吃完早餐再去上學,即使偶爾睡個懶覺也遲到不了。
後來搬了家,由於家離學校比較遠,每天早上都要提前40分鍾騎車去學校,再加上他喜歡睡懶覺,所以早餐自然是省下了。有時候媽媽做好早餐催著他吃完再走,他就是不聽。慢慢地,不吃早餐,餓著肚子上學就成了高宮的生活習慣。
為了保證營養的攝入,每天中午他都是要大吃一頓的,久而久之,一日兩餐的習慣便養成了。而奇怪的是,每天少吃了一頓飯卻使得他的體重直線上升,這也使全家人苦惱不已。
【專家點評】
不吃早餐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大多數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早飯吃不吃無關緊要。其實,早餐對人的身體至關重要。
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身體中的熱量所剩無幾,熱能不夠,血糖的濃度就低,大腦細胞得不到充足的血糖供應,短時間會造成人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的效率,長時間還會使大腦記憶和反應能力下降。
不吃早餐的孩子,如果中、晚餐吃得過多,就容易造成饑一頓飽一頓的現象,這樣更加打亂了消化係統的生理活動規律,特別容易誘發腸炎等胃腸疾病。
另外,早餐損失的營養不能從午餐或晚餐中得到補充。因為早餐提供全天營養攝入量的l/3,如果早餐營養不足,長期下去,會出現營養缺乏症、缺鐵性貧血,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因此,孩子不但要吃早餐,而且還要保證營養。
【教子有方】
“早餐吃好,中午吃飽”是每一個人都再也熟悉不過的健康諺語,家長知道不吃早餐給身體所帶來的危害,因此專家提醒家長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早餐問題,並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讓孩子能通過早餐獲取所需的營養。
1.提高孩子晨起後的食欲
早晨起來後食欲不佳,其原因是經一夜睡眠後,人體由於交感神經的作用,胃腸與膽囊的活動受到抑製,從而使消化道括約肌收縮、消化液分泌減少,導致食欲缺乏。另外,若起床較早,大腦皮層的活動,尤其是食欲中樞的活動尚處在抑製狀態,也造成食欲減退。
因此,早起時不要馬上匆匆忙忙勉強進餐,最好先適當活動一下,如慢跑、打拳等,過後稍事休息,再吃東西食欲就會好些。
2.早餐要有營養
早餐所吃的食物應注意選擇體積小而熱量高、營養豐富的,例如,吃麵包就要比吃同樣的饅頭的營養效果好。此外,早餐食物宜盡量提高標準,其中包括食物的色、香、味、形和營養素的搭配等各方麵,如主食麵包、麵條、稀飯、包子、饅頭,再加上豆奶、牛奶、雞蛋,使其具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的動、植物蛋白,這對提高晨起後食欲有不小的作用。
64、愛吃零食,零食不離口
許多孩子都有吃零食的習慣,幾乎到了“零食不離口”的境界,並且認為吃零食可以補充營養。雖然零食總是讓無數孩子“愛你在心口難開”,可是“零食生活”卻正在悄悄侵蝕孩子們的健康。
【引以為戒】
今年剛讀初一的小梅是一個喜歡吃零食的女孩子,再加上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父母給的零花錢她幾乎都用來買零食。因此,在她的書包裏、書桌上,隨處都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零食,例如巧克力、薯片、餅幹、話梅等應有盡有。不僅如此,隻要她沒有睡覺或者不在上課,她都會在漫不經心地享用零食。
表麵上看來,小梅那麼喜歡吃零食,胃口肯定很好,食欲很棒。其實不然,每當到吃飯時,她總是搖搖頭,對同學說:“沒食欲,吃不下。”
長此以往,小梅吃飯時的飯量越來越少,體質也越來越差。媽媽帶她到醫院檢查,原來小梅由於長期食用零食,已經導致她嚴重營養不良,身體內缺乏多種維生素,還患上了低血糖。
【專家點評】
零食對小朋友來說,有著無窮的吸引力。不可否認,偶爾吃些零食的確能夠為身體補充一些營養物質,如糖塊、巧克力可補充碳水化合物,水果可補充維生素C,南瓜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磷,吃花生仁可補充不飽和脂肪酸,吃蓮子可以補充鈣、磷、鉀等礦物質。這對缺少某種營養素的人可進行有針對性的補充,對健康有一定的益處。但孩子過分偏愛零食的話,一旦吃零食成癮,整天的花生仁、瓜子、糖塊、口香糖不離口,會直接影響他們進食正餐的胃口,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