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那一年,被中國新聞界稱做兼並年。沈陽防爆器材廠破產消息象旋風一樣傳遍神州大地。“山雨欲來風滿樓”,南城的人們感到了一股寒氣;但心裏又有一種暴風雨來臨前的激動和渴望。
中國的總設計師******的農村改革政策已初見成效,農民二哥在包產到戶的政策中嚐到甜頭。由於地少人多,鄉鎮企業象雨後春筍般地發展起來。經濟曆史學家們說中國的第二次農村包圍城市的時期來到了。而城市經濟改革一直是困惑著中國高層領導人的一道難題。在圍城中如何突圍已提到各種高級會議的議事日程;市場經濟的理論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各種會議、各種新聞媒體上,城市經濟改革拉開了序幕。如何使企業推向市場,變為生產經營的主體,運用自然規律、市場規律的法則,讓所有的企業斷奶斷糧,適者生存,該死的死,活下來的就是強者;大的企業、強的企業可以兼並弱的企業、虧損的企業。兼並風刮起來了,新聞界稱作“中國式的大魚吃小魚的時代”來臨了。在中國南方一個城市的工廠裏,這場兼並施風刮得正獵……
一、廠長跳樓了
1.
那是一個星期一的早晨。
上班的鍾聲響過不久。
“柳廠長跳樓了”的消息就傳遍了宏華機械廠。工人們無心再幹活,紛紛趕到辦公樓的下麵去聽確實的消息。
洪美琴是柳廠長的妻子,在計量室工作,聽到這消息十分的焦急,她快步地幾乎是小跑著向廠部辦公樓趕去,連身上的白大褂都來不及脫。這幾天柳一波的情緒低落,在家裏很少說話,常常一個人呆呆地看著窗外。他怎麼會去跳樓呢?會不會看錯了人?跳樓的不是他呢?洪美琴帶著九分的焦灼和一分的僥幸向前奔去。
辦公樓下麵密密麻麻地站滿了廠裏的職工。洪美琴擠進人群中,聽到門衛小陳指著刺柏圍欄裏的一個土坑說,“柳廠長就是跳在這裏,頭先落地的!”大家昂首向上看去,隻見六樓上廠長辦公室的兩扇窗戶撇開著,象擁抱天空的兩隻手。
洪美琴仰起頭來就一陣昏厥,失去了知覺。幸好身後的幾位婦女扶著她,沒有讓她跌倒。一位婦女急切地說,“小陳--快去喊救護車,救人要緊!”“救護車送柳廠長去了!”小陳說。“快去叫醫務室的人來!”小陳飛快地向醫務室跑去。不一會兒,醫務室的張醫生和藥房的老李師拿著一個冰袋、一塊濕毛巾趕來了,小陳跟在後麵頭頂著一副折疊擔架。張醫生把濕毛巾放在洪美琴頭上,洪美琴蘇醒了,茫然地看著張醫生說“我要到醫院去,我要到醫院去,老柳跳在土坑上,也許還有救!”看到她這樣,攙扶她的女工和站著看熱鬧的幾個女工都流下了眼淚;有一個年輕的女工還發出“嗚嗚”地哽咽聲。
洪美琴在張醫生的陪同下,坐著廠部派的轎車趕到醫院。搶救室的醫生對張醫生說,柳一波頸椎斷裂,送到醫院時已停止呼吸,現已轉到停屍房。張醫生清楚醫院的規定,人一死就得送停屍房。怎麼向洪美琴說呢?張醫生感到為難。他想到廠領導肯定會到醫院裏來的,就徑直地向停屍房奔去。停屍房在醫院的盡頭,和住院部隔著一片花園,緊靠街頭的圍牆上有一扇隻有死了人才開的後門。據說這樣的布局便於死者的家屬舉行悼念活動又不至於使住院的病人恐懼。
宏華的職工在停屍房前的花園裏,一夥一夥,三三兩兩地在議論著。張醫生在人群中找到廠工會主席傅明珠,一邊拉她出來一邊說明來意。
他倆剛要走進停屍房,洪美琴已由一個女青工攙扶著慢慢地走過來。傅明珠向前溫情地說:“美琴,你要挺住呀!”洪美琴木然地說:“我一切都明白了!我一切都明白了!”傅明珠挽著洪美琴,心情沉重地走進停屍房。
裏麵的職工看到洪美琴進來,自覺地讓開了一條路。柳一波平躺在一張手術床上,頭上嚴嚴實實地裹包著白色的紗布,隻露出一張臉來,眼睛睜得大大的,似乎還有什麼沒有了結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