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飛旋(二十)拍板(1 / 2)

1、

曹正石將專家谘詢會的情況向黨委會彙報,黨委成員們原則上讚成曹正石的意見:在水泥廠辦易經公園。因為沒有把握,大家都有顧慮。曹正石認為這是很正常的心態,創新的時候曆來如此。

曹正石向市長的秘書小華打電話,要求市長接見他,有重要事情請示。不一會兒,市長楊辛勤親自給他打來電話,向曹正石說,“你還沒有來過我家,來認認門,晚上十時到我家來,行不行!”

“遵命!遵命!”曹正石放下電話,心裏是高興的。他知道楊辛勤是夜貓子,經常晚上召開辦公會,但放下架子晚上約自己去他家,說明是看得起自己的。

晚上10時,曹正石的奧迪開進一個有兩扇鐵門的小院,院裏兩棵葉子花鬱鬱蔥蔥掩映著,顯得很寂靜,曹正石是老南城人,知道這幢二層樓的法式小樓和這個小院是舊社會一個師長的官邸,現在給市長住,倒也合適,他心裏在說。

曹正石上了小樓的台階,楊辛勤已站在門口,大概是他聽到汽車的聲音,走出來迎接。

“這裏環境不錯,滿幽雅的!”曹正石和楊辛勤握了手後說。

“我就圖個安靜,市裏幾次要分給我新房,我都沒有要。”楊辛勤說。

“當然是這裏好,是我也不要。”曹正石附和地說。

在客廳裏,楊辛勤的夫人很文雅地向曹正石點點頭,為他倒了茶,然後就進裏間去了。

“怎麼樣!水泥廠去了吧?”楊辛勤問。

“市長大人的安排,我敢不去嗎!”

“鬼話,你肯定是動了心,不然你不會來找我。你的脾氣我知道!”

“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什麼事能夠瞞得過你。”曹正石的恭維有點油滑味。

“我不和你耍貧嘴。你談談思路。”楊辛勤正二八經地說。

“我們想在水泥廠搞第三產業,辦一個易經公園......”曹正石將洪小峰的提案繪聲繪色地一一道出。

“這個思路有點怪,但不唐突,可以考慮。”楊辛勤若有所思地說,“旅遊業是我省的支柱產業。南城的民族樂園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在水泥廠搞一個易經公園,有自己的特點,又能和民族樂園配套,便於開展一條龍的旅遊活動。旅遊業是最嫌錢的行業,一次投資長期享有,當然好。但是資金的來源呢?”

“我就是來找你解決這個問題的。”曹正石說,“麵向市場、背靠政府,國有企業才有希望。”

“你是在設圈套讓我往裏鑽。”

“這叫做創新思維!”

“多好的創新思維呀--要政府給錢,這是不可能的。南城有那麼多家企業,給了你,不給他,行嗎?你們企業有企業的難處,我們政府也有政府的難處。”

“政府出麵做點工作,我們向銀行貸款。”曹正石說。

“你是知道的,政府是不能為企業擔保的。”楊辛勤說,“向銀行代款要資產抵壓,而且利息也不少。你不會想想其它更好的辦法。”

“你站得高,自然比我有辦法了!”曹正石說。

“前段時間,我接觸了一個日本商人,他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曾沿著長江尋根尋到我省。還寫了一本書叫做《日本人的根》,他認為日本人是從我省遷移出去的,我省幾個少數民族現在的民居和生活習慣都留有古代大和民族的遺風。他在日本曾參與日本迪斯尼樂園的籌建工作。是一個難得的有眼光有實力的文化商人。他的名字好像叫小野,大家都叫他小野先生。我想你可和他取得聯係,把你們的思路和他談一談,他是一個中國通,漢語說得好得很。如果你們一拍即合,可以考慮搞一個中外合資的文化樂園。引進部份外資,再向銀行貸些款,資金不就解決了,而且政府也會大力支持。”

“企業想靠政府,政府想靠外國人,外國人想賺中國老百姓的錢,這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現狀。”曹正石的話在繞圈子。

“從前我們吃夠了閉關鎖國,關起門來搞建設的苦頭。現在改革開放已經成為國策,而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實踐證明這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吸引外資來投資隻是具體的政策體現。”楊辛勤高屋建瓴地說。

“大道理管小道理的道理我是知道的。”曹正石對楊辛勤居高臨下教訓人的口吻是不悅的,他知道官當大了都有這個通病,但他沒有表露出來。而說,“你的這個思路很好,我們怎樣和這個日本人聯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