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飛旋(二十八)砸的不僅僅是機床(2)(1 / 3)

3、

按照黨委的布置,袁峰回到二廠進行質量整改的領導工作。他在二廠兼並時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成果,這次讓他回二廠工作,自然有道理。安小華和他開玩笑說,“你又回到了景崗山。”;他說,“不要亂說,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

袁峰一到二廠,就要二廠副廠長田永年召集全體班組長開會,田永年知道袁峰雷厲風行的脾氣,不到半小時,全廠16個班組32名正副班組長就陸續地來到了會議室。

袁峰開門見山地說,“今天請大家來主要是講質量上存在的問題,班組長作為廠裏的兵頭將尾,戰鬥在生產第一線,最有發言權;而你們所在班組是企業的細胞,要找質量問題從基礎上找起,從細胞找起,這是見效最快的辦法,也是最實在的辦法。希望大家給我這個麵子,心裏有什麼痛快地講出來,不要有任何顧慮。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把企業的質量搞上去。”

胡龍祥是個直筒子,平常就敢說敢講,又喜歡出風頭,現在有了說話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他說:“不要看我們企業在外麵很風光,實際內部問題很多,毛病不少。就拿精加工車間來說吧,名字叫精加工,我看明明是粗加工。扯爛汙的、以次充好的、蒙混過關的,比比皆是。”

“你說具體一點。”袁峰說。

“我也不怕丟醜,就說點老實話。有一次我加工的絲杆車小了幾絲,我想壞了,這次白幹了,工時丟了不算,還要賠材料費。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讓檢驗員來驗收,結果我遞了幾支煙,說了幾句好話就把那個檢驗員搞定。沒問題,順利過關。原來自己還想著不過意,可是人家檢驗員都簽字了,我還有什麼顧慮,我又不是傻子。”

“小胡說的這種現象的確存在,有的工人不好好幹活,把心思用在應付收買檢驗員身上。遞煙給檢驗員算不得什麼,很普遍;有的請檢驗員吃飯喝酒,分獎金給檢驗員,隻要檢驗員收了吃了,沒有過不了關的。社會上搞腐敗是行賄政府官員,我們工人搞腐敗就是行賄檢驗員,錯不到那裏去。”方水橋說。他自從向袁峰認錯以後,工作一直不錯,而且他在方家營的職工中有一定威信,所以廠裏提他做了磨床組組長。

袁峰認真地記在了筆記本上,說,“意見提得很好,繼續發言。”

方桂珍說,“我們車工二組女職工多,大家知道機械行業的女職工和男職工一樣的工時,可是女職工身體沒有男職工強壯,而且家務事多,又要工作又要顧家,心理負擔比男職工大。而且女職工中也有強的弱的,有技術好的技術差的;強的能按時完成工時任務,技術好的能保證產品質量,技術差的怎麼努力也難保證產品質量。有的人會說,何不勸她換個工種,讓她幹別的工種去。說的輕巧,換個工種容易嗎?難於上青天。在機械廠女職工本身就是受照顧了的,還去要求換工種,廠裏那麼多女職工,哪裏有那麼多崗位給你去換。我們的做法是班組的問題在班組解決,采取的辦法是連鎖製、互助製,身體強健的幫助身體弱的,技術好的幫助技術差的,黨團員幫助一般群眾。這樣工作上沒有死角,任務上有分配又有合作,質量上在小組內就得到保證。近一年來,別看我們9個女職工,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

袁峰說,“方桂珍她們的辦法很好,一個把掌伸出來都有長短,互相幫助,全組扭成一條繩,讓誰也不掉隊,這是個好經驗。從前****打仗,以班為單位,班下還設組,三人一組,三點一線,互相照應,打起仗來特別利害。”

田永年覺得自己老不說話也太沒有名氣,於是說:“大家看談談質量員的作用發揮得怎麼樣?”

“有名無實。”胡龍祥馬上就說,“班組的五大員,質量員、安全員、宣傳員、考勤員、文明生產員,設這麼多幹什麼,蚤多不癢。我看把質量員和安全員抓好就不錯了。質量員一般由副組長擔任,但隻有責任隻有義務是不公平的。組長管產量有崗位津貼是硬道理,副組長管質量沒有崗位津貼是軟道理。這和廠裏一貫重產量不重質量有很大的關係。”

“小胡說得有道理。”一位年紀大些的組長說,“廠裏要考慮不僅產量和分配掛鉤,更要考慮分配和質量掛鉤。現在質量和產量的關係,產量要的緊,質量往往要給產量讓路。產量完成了發鈔票,質量出了問題扣鈔票,一個先一個後,一個重一個輕,而且這個輕得不足於引起心痛。自然就出現‘質量天天講,天天有問題’,應該加大分配與質量掛鉤的力度,重獎重罰,形成製度,才能保證產品質量。”

看到大家發言差不多了。袁峰說:“謝謝大家,今天聽到了不少寶貴的意見。回去我一定把這些好的意見向廠裏決策層反映。現在就散會。”

後來,袁峰果然把整理好的質量問題彙報材料送給廠質量整改小組,其中許多的意見得到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