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飛旋(二十八)砸的不僅僅是機床(2)(3 / 3)

“廠長給傘就不錯了,做人要知足。”袁峰開導左文。

曹正石裝著什麼也沒聽見,默默地向車間辦公室走去。

齒輪車間辦公室簡樸、幹淨。兩張桌子靠牆拚成一塊,四把椅子分別排列在兩麵;桌子上有兩台電話,黑色的通廠內,紅色的通廠外;牆上掛著一張一丈見寬的生產質量報表,上麵祥細地寫著各生產小組的零件加工情況。

曹正石坐定後,對左文說:“你看談談抓質量活動的情況?”

左文在車間主任中屬於牙齒吃黃了的人精,在領導麵前從不怯場,反而有一種人來瘋的興奮感。他清了清嗓子,然後說:“我認為質量活動首先就是要造‘勢’,營造出一種‘勢頭’來,借這種勢頭把廣大職工的意誌集中起來,衝上一個更高的山頭,這個山頭就是目標。就像牧羊人趨趕著一群羊,隻要上了山頭,就可以看到水草豐盛的草地,有吃不完的青草。‘勢’造出來後,如何把目標分解?不外乎解決兩個問題:一個就是抓環境,一個就是抓人。抓環境容易,說穿了就是現場的衛生問題、整齊劃一的問題。你們看到了,我們刷了牆,擦了玻璃,油漆了工具箱,買來了膠皮,隻要舍得花錢,工作現場環境容易整頓。

至於抓人就複雜多了,人有思想、意識、欲望、感情、興趣,還會說話。夠複雜了吧?——但複雜不可怕,隻要把複雜變為簡單,就好解決,簡單就是硬道理。如何簡單法,說到底,就是不要把職工當人來看待,要把職工當羊來看待,當作會說話的羊來看待。羊隻會埋著頭吃草,哪裏有草就奔向哪裏。我們的鞭子就要向草多的地方驅趕,這草多的地方就是工時、獎金,做得好工時就多,獎金就高;做不好就扣工時,停獎金。讓他們知道,那些是水草肥美的地方,那些是會觸電的地方,隻要長期堅持,他們就會條件反射,養成聽話的好習慣。我還發覺羊也注意自己的形象,也喜歡自己有雪白的皮毛,聽說台灣的豬一天都要洗三次澡,何況是羊。我就為車間裏買了台冼衣機,讓職工每周換一次工作服,由清潔員免費為他們冼衣服,讓他們幹幹淨淨地來上班。羊一幹淨就漂亮,人一幹淨就精神。

至於班組長、黨團員,我把他們當作帶鈴的羊,他們的鈴響到那裏,其他的羊就會跟上。我們組織星期六義務勞動,就由這些帶鈴的羊去幹,幾周下來,車間裏的玻璃擦明亮了,車間外的陰溝掏通了。沒有多花車間裏一分錢。

至於質量檢查小組成員,我把他們看著牧羊犬,那裏的羊越了界,他就衝上去嘶叫恐嚇,讓其他的羊就範。經過我們檢查組對8個小組的排查,已查出質量問題4類204個零部件,我們把這些有問題的零部件集中起來,辦了個廢品展覽。”

“那麼你把你自己當什麼?”曹正石聽左文侃侃而談他的“羊”理論,又好笑又好氣,所以調侃他一下。

“我是牧羊人,拿著一根響鞭,不時地向羊群揮舞一下‘啪’!”左文抬起右手做揮鞭的動作。

“那麼你又把我當什麼?”曹正石進一步問。

“你嘛!是牧場主,所有的羊都屬於你的。我隻是你的一個牧羊人,其他的車間主任也是你的牧羊人。”

“左文,我發覺你真有意思。”袁峰笑著說。

“上不了台麵的謬論,一派胡言亂語。”曹正石說。

“廠長--事實勝於雄辯!走,我帶你們去看看我們的廢品展覽。”左文站起來,指著對麵的一道門說。

“走,袁峰,我們去看看這小子的幾刷子。”曹正石也站起來。

袁峰跟在曹正石後麵,順著左文的指引,進了對門的房間。

左文說:“這間房原來是職工開會的會議室,現在把它改為廢品展覽室。我們分班組組織職工來參觀展覽。這些廢品上雖然沒有寫上加工者的姓名,但那個廢品是那個人加工的,大家都心知肚明,讓他自己也感到羞恥。”

曹正石和袁峰看到8張矮桌子上,整齊地排列著大大小小的各種齒輪。各個齒輪除寫著件號外,還分別寫著:“缺了個小角”、“看這條裂紋”、“齒際有雜質”、“軸心不對稱”等字樣。展覽室的牆上寫著“觸目驚心”、“毀我長城”兩條鮮紅色的標語。

曹正石拿起一個碗口大的齒輪仔細地端詳了一陣,輕輕地放下,對左文說:“這個辦法好,值得推廣。”

“得到廠長的肯定,我們的工作沒有白做。”左文說。

走出展覽室,袁鋒對左文說,“你那個羊哈哈的理論,可得改一改呀!”

看著曹正石和袁峰離去的背影,左文心想:“管他什麼理論,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