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感官發展的不利因素(1 / 1)

智能突出的人,大部分都有一個特征,就是他們的感官非常敏感,內在感情很豐富。對於成長中的寶寶來說,身體與環境物質的接觸程度影響著他的感官靈敏度,又進一步影響了他的智能發育與成長。寶寶的身體、大腦需要接觸環境、融入環境,才可能發展出靈敏的感知能力以及敏銳的大腦。

生活在現代化都市的寶寶所受的感官刺激過於片麵,狹窄的城市環境,充斥著人們感官的多媒體刺激是他最主要的生活情境。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寶寶可能需要一個適應他成長的環境。在最需要感官刺激的嬰幼兒時期,爸爸媽媽經常性地會丟給他紙筆、玩具或者是電視搖控器。局限的客觀生活環境與爸爸媽媽的對感覺教育的忽視,營造出了一個光滑、潔淨、安全的無菌室,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寶寶難以走近、觸摸乃至體察外在世界,感官能力也就被動關閉了,從而進一步影響了寶寶的智能發育。

以人們熟悉的多媒體技術為例,它憑著變幻的聲音和多彩的畫麵,能夠提供強烈的視聽刺激,但是這種感官刺激是單向的、片麵的,它阻礙了人們對多種感覺的運用。對處於智能發展黃金期的寶寶來說,多媒體刺激帶來了很多虛假的印象,會影響寶寶的心理發育和智能發展。依據認知發展的規律,屏幕上的圖像和音箱發出的聲音,不能讓7歲以下的寶寶知道聲音和圖像的來源。如果看不出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關係,小寶寶也無法建立邏輯思考需要的大腦結構。對寶寶的感官成長來說,這些不斷的、過度而被動的視覺刺激,還會壓抑寶寶的觸覺和運動感覺的平衡發展,而單向影像刺激也會使視覺的反應變得狹窄而被動。在智能發展上,強烈、重複和無目的的感官刺激,則能降低寶寶的專注力,影響智力發展。

爸爸媽媽還需要考慮到被動性的感官刺激對寶寶的影響。以電視為例,雖然畫麵刺激、聲效震憾,但是這種強烈的感官刺激是一種被動的刺激,並不是發自寶寶內心的感官敏感。此外,外在強加的重力很容易驚嚇到寶寶,並影響他的身心發展。讓寶寶玩遊戲也是這個道理,如果給予了他長期的強烈刺激,寶寶很容易失去心靈世界的獨立性,無法有自己的意欲主張,也很難專注於做其他事情。

外界環境對嬰幼兒的成長影響深遠。在偏遠山村裏,寶寶就是拾到片樹葉也能把玩好久,拿著來摸、看,用舌頭來舔嚐它的味道。讓寶寶全身心地接觸外界環境,既是認知發展的需要,也是寶寶心靈成長的必要條件。寶寶需要感覺到有生命和有情感的環境,也需要用自己身體的動作來感覺到自己。而在城市裏,狹窄的生活空間、逐漸遠離的自然環境,限製了他的成長。高樓大廈擋住了太陽,霓虹燈遮掩了星星,陰霾籠罩住了藍天,而鬧市噪音讓人們對於聲音失去了敏感。此刻在繈褓中的寶寶,將來也許隻能從視聽材料裏體會蝴蝶的顏色、鳥兒的鳴叫,卻體驗不到光足踩在泥土裏的樂趣以及喂養一隻蠶兒的快樂了。成長於這種環境的寶寶,可能知識豐富,可在感覺與心靈上卻是匱乏的。

開啟寶寶的智能,感官是重要的鑰匙。爸爸媽媽應該多帶寶寶接觸大自然,隻有在大自然中,各種感官才能得到豐富而平衡的正麵刺激,此外,盡早地對寶寶進行家庭感官教育,賦予寶寶更敏銳的感覺能力,才能培養出聰明的大腦,塑造出豐饒富足的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