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服務經營在對應季節變化中,似乎不如百貨商場那麼明顯,但細微之處仍然存在著周期性調整,如餐飲、寢具、空調等,絕不可能夏天冬天一樣,否則就會失去酒店的魅力。
不僅如此,如果不能準確地根據客人的需求,來實施轉變,那麼,正處於發展中的酒店就會立即走向衰退。比如客人投宿,我們必須準備好客房,並時時嗬護,一點點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問題;又如當客人想在酒店內舉行婚禮時,酒店就要準備好結婚禮堂、候客室;品嚐美食的客人增加時,就有必要邀請名師大廚前來打點。
沒有這些應對,酒店的生命周期就不得不縮短,並迅速走向衰退。
二、服務企業的內涵
1.服務企業的組織結構與運作
大體上,服務企業組織都分兩部分:
一部分為經營、生產或銷售部門,又被稱為“一線部門”、“前線部門”、“生產部門”等;
一部分為行政、管理或後勤部門,又被稱為“二線部門”、“後線部門”、“行政部門”等。
這樣,企業行為、員工性質,也分為相應的兩類,比如蔬菜水果店,從市場上購入水果、蔬菜,然後銷售給客人,這屬於經營、生產或銷售行為,而計算銷售後所得的收入並存入銀行,再籌集進貨款等類的活動,就是行政、管理或後勤工作。
即使再小的公司也如此,當然,可能由於人手少,采取兼職手段執行業務,但基本格局沒變。
相應的,從事前一部分工作的人員,常常被稱為“一線服務人員”等,後者則被稱為“二線服務人員”等。他們合起來,都被稱為“服務人員”。
“服務人員”,是本質上的稱謂。大海翻滾起來時,我們稱之為“波浪洶湧”,大海沒有翻滾時,我們稱之為“風平浪靜”,但這都是關於表象的說法,本質的說法,是“大海”。
道理一樣。
具體到崗位上,以酒店為例,一線部門有“市場公關部”、“銷售部”、“前廳部”、“客房部”、“餐飲部”、“康樂部”等等;二線部門有“總經理室”、“人力資源部”、“財務部”、“采購供應部”、“保安部”、“工程部”、“園林部”等等。
為了使一線部門和二線部門能夠高效率運行,就要進行管理,“垂直組織機製”,是其中的一種手段。
一般,我們將其分出“高層管理”、“中層管理”、“基層管理”三個級別,通過設置各自的崗位職責和權限,逐級“向上負責”,“向下服務”,並圍繞著完成工作任務,對人力、財力、物力資源進行方向約束和有效利用。
“向上負責”,指的是組織結構各層級之間關係的特征:一般員工的工作,要向基層管理者負責;基層管理者,要向中層管理者負責;中層管理者,要向高層管理者負責;高層管理者,要向董事會負責。
那麼,這個負責體係的運作規則是什麼呢?
一個員工隻有一個直接上級;上級可以越級檢查,但不可以越級指揮;下級可以越級申述,但不可以越級報告。
這個負責,還將貫穿在“PDCA”或“PDS”機製的運作始終:
“PDCA”機製——
“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評價”(Assess)
“PDS”機製——
“計劃”(Plan)→“執行”(Do)→“總結”(Summarize)
作為整個經營管理團隊,還要同時承擔4個基本責任:
向社會負責,為客人提供優質服務。
向董事會負責,完成經營管理指標與任務。
向政府負責,遵紀守法。
向員工負責,為他們提供適當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這個思想,也決定了“向下服務”的基本思路:基層管理者,要為一般員工服務;中層管理者,要為基層管理者服務;高層管理者,要為中層管理者服務;董事會,要為高層管理者服務。
這就涉及到企業內部的服務體係。
2.企業內部的服務體係
這個“服務體係”的概念是狹義的、具體的。
在介紹之前,我們先要明白一個廣義的“服務體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