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晉級準備(1 / 3)

第十講 晉級準備

一、服務角色的晉級

1.服務角色的晉級——品牌服務人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抑或是將來,我們都得靠自己的智慧去求生存,掌握一種“即席發揮”、“信手拈來”、“自由自在”的本領。

要做到這一點又容易又難。容易在一念之間的轉變,就可能到位了;難在觀念的轉變很難,或很難徹底。

但無論如何,現在必須轉變了——改變一種態度:從成熟的服務人員(或服務人),走向品牌服務人。

一念之變,可能一切都開始改變了。

應該說,成熟的服務人員已經不同於初級的人員,服務人也已經不同於普通服務人員了,在《服務人教程》中我們對二者進行了區別,主要是職業觀以及基本服務技能方麵,但服務人還不是品牌服務人。服務人隻是品牌服務人的初級階段,品牌服務人則是成熟了的服務人。後者是樹立了正確的職業觀,掌握了基本的服務技能後的服務人,通過不斷的修煉和努力,在精神、思想、技能、信譽等多方麵達到一種新的境界。

品牌服務人,是一個走過服務人曆程的、精神上的“獨立者”,是一個思想上的“獨立實體”,是一個言簡意賅的“形象”,是一個給客人一諾千金,讓人信賴,並能從中獲得激勵的“服務精英”。

以下,我們來比較一下一般的成熟服務人員(或“服務人”)與“品牌服務人”生活與工作細節之間的差別。

成熟服務人員(或“服務人”)——“品牌服務人”——

做好領導分派給自己的事情。主動找能學到新東西的事情做,精益求精,讓每一件事情都精彩。

吃飯是個人的私事。吃飯也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機會。

會說好聽的話。熱衷於跟他人打交道,而且善於鼓勵別人。

不願意做不好做、不起眼的事情。願意把不起眼的事情做出精彩來。

我做的事情是事情,我是我。我做的事情就代表了我的水平。

做我分內的事情。客人需要我就做。

隻跟哥們、姐們玩兒。跟“高手”打交道。

認真完成上級安排的任務。視工作為藝術,做出精品,做到感覺良好才行。

每天照著鏡子,自我欣賞。每天朝著早晨的太陽大聲說早上好啊。

注重感情,不傷和氣。原則上的事情不能馬虎,解決矛盾講究藝術。

天天生活按部就班。生活精彩無極限,我的習慣我改變。

工作按既定計劃辦理,照章行事。現場的事情現場辦,“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倒黴事都讓我遇上了。天天都是好時節。

看不起那些“公司政客”。向主動積極的人學習。

做服務品牌是自己的事。做服務品牌是團隊的事。

2.成為“設計師”和“內訓師”

品牌服務人的責任不僅是成為一個服務團隊的品牌,還有幫助團隊其他成員提高服務水平的責任,這就要求他成為團隊的服務設計師和服務培訓者(“內訓師”)。

品牌服務成敗的關鍵之一,在於設計,“豫則立,不預則廢”。時刻思考設計,使設計成為生活與工作的一部分,這是對服務設計師的要求。

設計所要遵循的法則,簡單地講,有7條——

(1)明確,而非混亂。

(2)經濟,而非鋪張浪費。

(3)刺激,而非平淡無奇。

(4)美麗,而非缺乏美感。

(5)優雅,而非俗不可耐。

(6)友好,而非讓人無法接受。

(7)誠信,而非為設計而設計。

但光設計還不夠,還要以身作則,不僅要自己做,還要教別人做,並把這個教的過程,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在別人受益的同時,自己也獲得新的進步。因此,要把自己作為“內訓師”的角色,明確地擺到設計要案的位置。

作為“內訓師”,在拚式講課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成為一個厚臉皮的熱情傳播者,把樂觀當作一個核心能力來培養。

(2)設計要講的話。

明確自己要“推銷”什麼,還要判斷這個“產品”有沒有人要,更重要的,是講話要飽含激情。然後,寫下來,仔細修改。可以背誦,但千萬別念。那會非常死板,了無意趣。

(3)在沒人的地方,或對著鏡子,反複練習講話,或在公開的場合講,哪怕幾句都可以。

(4)借助視聽設備時要“簡單”,別讓花裏胡哨的圖表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5)講真實的、有意義的故事,但別講笑話。

(6)整理一些有用、可信、簡潔的資料,課前分發給大家。

(7)不要無目的地炫耀自己的知識,或與他人爭辯,那可能樹敵,與“內訓師”的角色相背。要謙虛,有時,寧可自我貶低。

(8)尊重他人,練習用眼睛跟聽眾交流,一次隻看一個人。這很難,如果做到了,效果就會很好。

(9)緊張是正常的,但千萬不要認為這是惟一的一次機會。

另一方麵,“內訓師”還是要培養自身的素養。

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傾聽發自內心的聲音,不斷地給自己和別人,創造出向上的鼓勵。這些鼓勵包括——

傳播事實,宣傳機會平等,講紀律,講責任,培養人才,宣傳誠信可靠,鼓勵公正,宣揚尊重人的理念,培養凝聚力,弘揚寬容。

在這個過程中,與大家(關係網)共同追求那種有內涵的天真、無牽無掛、快樂、大膽、誠實、超越的情趣。

每個人都靠賣東西來生活,我們所賣的,正是那個由我們自己創造的品牌服務。

二、晉級的準備

1.兩個晉級渠道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個季節都有不同的特征,也要求我們做不同的事情來配合,春種,夏養,秋收,冬藏,一點都馬虎不得。於是,我們自然的“晉級”,如年齡、學識等,就在這裏,自然地、循著規律發生了。

職場的晉級也一樣,有其春夏秋冬。從做人到做事,從遵循規則到在細節上發揮主觀能動性,都要遵循規律,日積月累,集腋成裘。

至關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拔苗助長就不行了。

也有人終生沒有得到職務的晉升,但卻在技術上成為頂尖人物,這也是晉級。

所以,我們每個人在職場上的晉級,都有兩個渠道,一是行政職務方麵的,一是技術等級方麵的。如果這門課程要求的都做到了,那麼,至少在技術等級方麵的晉級,便已經有基礎了。至於在職位上的晉級,當然,還有另外一些技巧,畢竟管理是不同於技術的另一個專門學問。

同時,我們自己也要看清:自己是適合走技術的道路,還是行政的道路?選錯了就會在職常出現問題。那麼,怎樣發現呢?不妨做一個測試——

a.大部分時間,我都很陽光。(適合2分,不適合1分)

b.我有時候會問自己,我是否跟別人一樣聰明。(適合1分,不適合2分)

c.很多時候,我會鬱悶,甚至發脾氣。(適合1分,不適合2分)

d.無論我做什麼,結果好象都跟我無關。(適合2分,不適合1分)

e.我想做的事情,都能做到。(適合1分,不適合2分)

f.選擇職業時,我都會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見。(適合1分,不適合2分)

g.我不喜歡說閑話,也不愛找別人的毛病。(適合2分,不適合1分)

h.工作很久了,但沒有晉級機會。不過,我會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