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胎教與方案篇(1)(2 / 3)

我們不妨簡要地把這所獨特的大學的課程設置和教授方法介紹給讀者。

1.語言課:學校教會母親用特製的擴音器把有關讀的內容一字一句向腹內胎兒一再重複,讓胎兒加強記憶,使得胎兒對這些語句有很深的印象。

2.音樂課:母親把一個玩具樂器放在腹部,奏出音符,讓胎兒經常諦聽一些曲子。

3.運動課:教會母親讓胎兒練習“踢肚遊戲”的運動項目,使胎兒有意識地和母親進行遊戲鍛煉。

這所大學還鼓勵孕婦的丈夫和妻子一起參加育嬰胎教活動。

以上“胎兒大學”所開的課程,隻是胎教內容的一部分。等到胎兒的感官發育基本定型,即懷孕5個月以後,還可以進行以下幾個方麵的教育:

1.進行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的教育。胎兒和母親是心心相印的,妊娠期的母親應心胸豁達,性情開朗,有仁慈之心,無殘暴之性。孟子說:“養吾浩然之氣。”這也是養胎兒浩然之氣,時時以此正念,把好的品性傳導給胎兒,從而具備良好的道德風範和優秀的心理品質。

2.進行生活藝術美的教育。孕期應當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居處力求空氣潔淨、清新,多去空氣新鮮的公園、林間、河邊散步,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多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詩詞歌賦,多欣賞攝影、書畫、藝術作品,陶冶情操,以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欣賞藝術美的方法去教育胎兒,熏陶胎兒的心靈。

3.進行音樂訓練的教育。應在整個孕期都能經常處在良好的音樂環境氛圍中,以促進胎兒的身心健康,並使胎兒的智力得到發展。

4.對胎兒進行撫摩訓練。孕婦平臥,腹部放鬆,以手撫摸、輕壓腹部,這樣有規律地進行一段時間後,胎兒就會有所反應。經過訓練的胎兒能較早的學會站立和走路。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有早期子宮收縮者禁用此法。

5.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起居有時,注意衛生,衣服寬鬆,飲食營養均衡,住房環境整潔,行動安穩舒暢,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忌煙戒酒,注意預防疾病,謹慎用藥。

6.孕婦在孕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情緒要穩定,心情要愉快,盡量避免抑鬱、惱怒、悲傷、驚恐、憂慮等不良情緒。

7.及時做好產前檢查,注意母親和胎兒的健康,檢查胎兒身體方位,指導調養。

實驗證明,凡是在母腹中接受過音樂、按摩等訓練的胎兒,其出生後的健康狀況均好於沒受過胎教的胎兒,有的甚至表現出令人驚異的智能水平。因此,胎教是有其科學基礎的,並不是想當然的“偽科學”。

我國一些城市的婦產醫院也相繼開辦了“胎兒大學”。如南京婦產醫院1993年2月開始開辦“胎兒大學”,至今已經積累了6年的經驗。各地婦產醫院也有一些類似的“胎兒大學”。孕婦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別人的推薦,有選擇地讓自己的胎兒就近接受“教育”。

如果您對當地“課本”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修”學習,您的胎兒照樣可以圓滿完成“學業”,領取“胎兒大學”的“學位證書”。

胎兒要學哪些東西

了解了胎兒在子宮內不是靜止的、被動的生活,而是具有視、聽、觸覺能力,能主動適應外界環境,胎兒在子宮內學習就有了基礎。那麼,學習什麼內容為好呢?

現在國內外胎教專家正在探索各種宮內學習內容,一般有以下幾種。

1.學語言。主要通過父母和胎兒對話,讓胎兒熟悉父母的聲音,接受父母的溫情。

同時反複多次傾聽,並借此學習父母所說的一些基本語言。同此,父母要耐心地經常重複一此簡單常用的語句。如普通話、地方語,外語的發音、字母、短句等,或者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朗誦詩詞或散文。重複的次數多了,孩子就能加深印象。

2.學動作。主要通過父母觸摸胎兒,引起胎兒的積極反應,例如伸拳、踢腿、轉身,尋找在羊水中平衡的感覺。同時,應滿足胎兒的皮膚饑餓需要,通過動作的觸摸形成體語,達到父母和胎兒的相互交流。這樣的胎兒出生後比較活躍,好動而不死板,動作語言也較豐富。

3.學習音樂和辨識音響。胎兒收聽播放的特製胎教音樂,尤其是通過收聽古典音樂、民族音樂、輕音樂,使胎兒能夠良好地理解音樂,同時刺激聽覺器官更好的發育。

4.學知識。主要通過父母講童話、神話故事和生活知識,讓胎兒的大腦裏貯存一些信息,開發他(她)的記憶能力。也可以適當講授一些數學和動植物等方麵的科學知識,以擴大胎兒的知識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