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胎教與方案篇(3)(2 / 3)

什麼樣的音樂對胎兒有益

音樂對於陶冶情操、和諧生活、加強修養、增進健康以及激發想象力等都具有很好的作用。可以說,沒有音樂的世界是蒼白、平淡的世界。在生活中,人們常常把那些適合於母親和胎兒聽的音樂稱為胎教音樂。毫無疑問,胎教音樂能使孕婦心曠神怡、浮想聯翩,從而改善不良情緒,產生良好的心境,並通過某種途徑把這種信息傳遞給腹中的胎兒,使其接受感染。安靜悠閑的胎教音樂,還可以安定孕婦的心率和呼吸頻率,使之與子宮相鄰的大動脈的血浪聲和橫膈膜的活動相適應,給胎兒創造一個平靜的環境。同時,優美動聽的胎教樂曲能夠給躁動於腹中的胎兒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她)朦朧地意識到,世界是多麼和諧、多麼美好。

在生理作用方麵,胎教通過音樂悅耳怡人的音響效果對孕婦和胎兒聽覺神經器官的刺激,促使母體分泌出一些有益於健康的激素。同時還能較好地改善和加強人的大腦皮質及神經係統的功能。而且,胎教音樂中的節奏還能與母體和胎體的重量節奏產生共鳴,進而影響到胎兒全身各器官的活動。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定期給一個7個月的胎兒播放胎教音樂,發現胎兒心率穩定,胎動變得舒緩而有規律。等孩子出生後再聽到這段音樂時,神情安詳,四下張望,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經一段時間的追蹤調查,發現這個嬰兒耳聰目明、性格良好,動作發育也明顯早於同齡嬰兒。研究人員給孕婦聽音樂,2分鍾後發現孕婦心跳加快。又在該孕婦腹部放音樂,5分鍾後發現胎兒也出現心跳加快,而且對音樂的高低調作出不同反應。研究人員甚至還發現,妊娠25周以上的胎兒能夠隨著美妙動聽的音樂手舞足蹈地跳動。

由此可見,讓胎兒聽音樂,的確是一種增進智、體健康的好辦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諸多胎教方法中,坐第一把交椅的非胎教音樂莫屬。

我們知道,不同類型的音樂能對人的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雄壯的進行曲能使人熱血沸騰,慷慨激昂;奔放的狂想曲使人情緒高昂,思緒萬千;柔美的小夜曲使人輕鬆愉快,心境安寧;而激烈的搖滾樂及迪斯科舞曲則使人緊張,躁動不安。

國外有位學者曾對一些樂團的演奏人員進行過統計學調查,發現以演奏古典樂曲為主的人員中,大都心境平和,神情愉快;而以演奏現代派樂曲,如搖滾樂、爵士樂、迪斯科等樂曲為主的人員中,大多數性情急躁、神經過敏,其中一些人甚至飽嚐頭痛、失眠之苦。顯然,後一類樂曲是沒有資格列入胎教音樂教材的。研究表明,低頻率的聲音對胎兒有益,反之亦然。

我們所說的胎教音樂有兩種:一種是給母親聽的,特點是優美、寧靜,以E調和C調為主,可使未來的母親感到輕鬆愉快,情緒安靜。另外一種則是供胎兒欣賞的,以C調為主,基調是輕鬆、活潑、明快,能較好地激發胎兒的情緒和反應。具體到每一個胎兒,還應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對於那些胎動頻繁的胎兒可側重選一些緩慢、柔和的曲子;而對那些胎動比較弱的胎兒,則應側重選擇一些輕鬆活潑、節奏感強的樂曲。一般說來,那些輕鬆愉快、活潑舒暢的古典樂曲、民樂、圓舞曲以及搖籃曲等樂曲比較適宜。市麵上也有大量編輯成套的胎教音樂磁帶出售,未來的父母親可根據個人的喜好從中選擇。

目前有許多年輕女性比較偏愛交響樂、搖滾樂以及迪斯科等類型的樂曲。這作為每個人的業餘愛好是無可非議的,但是您現在已經懷孕了,這類音樂對您極為不適宜。因為,這類音樂音量較大,節奏激烈,聲音刺耳嘈雜,可使胎兒躁動不安,引起神經係統及消化係統的不良反應。並可促使身體分泌一些有害物質,危及孕婦和胎兒。因此,未來的母親應為腹內胎兒的健康著想,暫時屏棄您的這一愛好。關於這一點,我想每一個孕婦都是能夠接受的。

讓胎兒欣賞音樂

一是孕婦自己欣賞,條件不限。可以戴著耳機聽,也可以不戴耳機聽;可以休息聽,也可以邊做家務或者一邊吃飯一邊聽;還可以一邊聽一邊唱等。未來的母親可根據各自的環境隨意安排。總之,要盡可能多抽出一些時間欣賞胎教音樂,讓輕柔悅耳的音樂充滿您所處的空間。隨著音樂的節奏您還可以想象著腹中胎兒歡快迷人的臉龐和體態。在潛意識中與他(她)進行感情交流。久而久之,您將感到這是一種妙不可言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