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安胎營養篇(1)(1 / 3)

營養胎兒的重要性

人類每天從食物中獲取營養,為了維持生命與生活提供物質和能量。而懷孕的女性,為了自身的健康與腹內胎兒的生長發育,並儲備生產時的體能消耗,也為產後體力恢複與哺乳嬰兒準備,更需要全麵合理充分地攝取營養。

1.母體與營養婦女在妊娠期間,體重要增加12千克左右,其中,胎兒占3千克,胎盤占0.6千克,羊水占0.8千克,子宮增大占0.9千克,乳房增大占0.8千克,血液增加占1千克,餘下的分布全身。這麼大幅度的物質累積,全部依靠孕婦在懷孕期間的營養補充。而且,隨著胎兒的逐漸長大,母親和胎兒的能量代謝也不斷增強。在未懷孕時,女性一般每天需要消耗1500千卡的能量;在懷孕後,由於胎兒、胎盤、乳腺等需要,每天熱量可以增加到2700~3000千卡。這些能量都要依靠母體吸收營養、排泄廢物和生長發育的需要,孕婦必須進行一係列的生理調整。孕期營養的重要性一方麵表現在保障母親的健康方麵,營養豐富便精力充沛、心情良好,這可以幫助母親適應妊娠帶來的生理變化和種種不適,還為順利生產、產後哺乳和體能恢複做好充分準備。孕期飲食營養的重要性表現的另一方麵,是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的影響。。

胎兒營養是胎兒發育的關鍵,而胎兒營養是依靠胎盤的輸送。母親供給胎兒生長需要的物質的主要能量的來源是葡萄糖,其次是氨基酸。母體物質由母親血液經胎盤輸送給胎兒,同時由胎盤將胎兒代謝產物及時送到母體排除。胎兒是一個有一定獨立性的機體,其消耗能量全部來自母親飲食。孕期營養對胎兒發育的影響表現在三方麵:一般發育、腦發育和胎盤發育。

2.胎兒與營養妊娠期間合理充分的營養直接影響胎兒的發育。有人曾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德軍包圍的荷蘭鹿特丹市的出生兒童資料進行統計研究表明,在嚴重缺少食物的1944年懷孕的婦女比戰前即1938~1939年者的妊娠結局要可悲得多,流產、早產、死胎、新生兒死亡、畸形等前者要比後者多0.5~4倍。許多類似的資料證明了孕期營養對胎兒一般發育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人類腦細胞增殖和分化是旺盛的時期在妊娠最後3個月和出生後1年左右。由於腦細胞發育過程在很多方麵是不可逆的,在妊娠期間保證母體營養以使胎兒腦發育正常甚至優秀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母親的合理飲食,促進胎兒大腦細胞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高,為胎兒出生後良好的智力發育提供了可能。動物試驗和人群統計的資料證明,孕期營養不良對胎兒的腦改良能有阻遏作用。

孕期營養的重要性還表現在保證胎盤的正常發育。胎盤是胎兒自母體汲取營養、排除代謝產物的主要通路。胎盤組織不僅被動轉運營養物質,還進行正常代射和主動轉運,充足的孕期營養是胎盤正常代謝和發揮功能的前提條件。如果孕期營養不足,尤其是伴有蛋白質、熱量缺乏時,胎盤的正常代射受到影響,胎盤細胞數目減少,重量下降及功能障礙,可能導致流產、早產、死胎及低體重兒的出生。

以上事實已經足以說明孕期營養的重要性了。每對夫婦、每個家庭都應該充分理解這一點,盡量充分合理地為孕婦提供營養,這是生出一個健康活潑、聰明伶俐的小寶寶的又一關鍵。如果因為習慣、偏見或是經濟等其他原因,而在孕期營養方麵有失誤的話,那是會後悔莫及的。

3.胎兒大腦發育必需的營養素人們在研究腦功能中,對腦組織進行過分析,發現對腦組織發育產生影響最大的營養有以下9種:

(1)脂肪脂肪是構成腦組織的極其重要的營養物質,在大腦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脂肪占腦重的50~60%,其來源大多數要依靠從食物中攝取,體內隻能製造一小部分,因此要想有一個聰慧的頭腦,脂肪不可缺少。

脂肪的主要來源:我們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植物油和豬油、牛油、羊油等動物油。還有核桃仁、魚、蝦、動物內髒等。有些學者認為,大腦發達的程度還與攝取脂肪的質量相關,多攝取一些不飽和脂肪酸,而且這些不飽和脂肪酸都是體內不能合成的,必須由食物供給,它主要來自動物性脂肪。新鮮、質地好的家禽,這些動物中含有大量的腦所需要的不飽和脂肪酸,它比飼養的動物更富於健腦作用。還有魚、蝦類水產物,如沙丁魚、秋刀魚、帶魚、鯉魚、鮭魚、青花魚等。這些魚不但含有比動物肉更多的不飽和脂肪酸,而且還含有一種更能夠健腦益智的營養物質——DHA。1990年在日本東京召開的“國際DHA研討會”上,英國腦營養化學研究所麥克·克羅夫特教授宣稱:“魚含有的DHA可使頭腦聰明”。他認為:“人類是因為食用魚類,才使得大腦發達而成為地球上腦容量最大的高級智能生物的,並不是由於生育過程中自然選擇的結果”。克羅夫特教授的這一觀點,已被西方科學家反複進行實驗所證實。而且在日本也曾有許多專家做過調查,發現日本的聰明孩子中絕大多數喜愛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