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維生素B族許多營養學家認為維生素B族對大腦的功能有著間接的作用,維生素B族包括:B1、B2、B6、煙酸、B12等物質,它們對人體的作用十分廣泛,而對腦的作用則是通過幫助蛋白質代謝而促進腦活動的,也就是說維生素B族對腦的作用是它與蛋白質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已經知道,蛋白質是腦功能活動的重要物質,蛋白質代謝是腦功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蛋白質代謝是智力活動的物質基礎,因此,維生素B族充當著腦力活動的重要助手,是不可缺少的。許多研究證明孕期婦女缺少維生素B族,可造成胎兒精神障礙,出生後易哭鬧、不安、煩躁等症狀,還可以引起胃腸蠕動減弱、便秘、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欲不振等症狀,並且加快了孕婦的早孕反應,使母體對營養的吸收更差,造成胎兒各方麵營養缺乏,從而嚴重地影響腦的發育,影響胎兒今後的智力,因此,懷孕的婦女一定要注意維生素B族的攝取,尤其是維生素B6還有減輕早孕反應的作用。
(7)維生素A維生素A可以促進腦的發育,缺少維生素A可使智力低下,因此,維生素A是促進腦組織發育的重要物質,孕婦為了胎兒大腦更好地發育,孕期要適量加以補充維生素A,但不可過量,不能因為維生素A具有促進腦發育而過量飲用,這樣會導致不良後果。1960~1964年,美國紐約有20名兒童死於維生素A中毒,原因是他們的母親以為多吃維生素A的效果要比少吃好,大量服用維生素A,結果引起了維生素A過高症,以至造成死亡。1975年一個英國人也因服用過多的維生素A膠丸而中毒死亡。這些事例要引起孕婦的警惕。
(8)維生素E維生素E具有保護細胞膜的作用,還能防止不飽和脂肪酸的過氧化。也就是說,維生素E可以防止腦細胞活力衰退,體內有充足的含量可保持腦的活力,如果孕婦缺乏維生素E使其含量不足,就會影響胎兒的大腦功能,使其功能障礙,腦活動能力減弱,造成胎兒出生後智力下降。
(9)碘碘是人體生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也是胎兒神經係統發育的必要原料,胎兒腦發育離不開碘。如果在胎齡10~18周內缺碘,使甲狀腺素供應不足就會使胎兒發育不良,出生後表現智力低下,語言障礙,耳聾和上運動神經障礙,這些症狀出現後即使再補充碘也難以糾正,造成終身無補。因此。孕期一定要注意碘的攝入,平時多吃海帶、紫菜等海產品,加上我們日常食用的碘鹽,一般情況下不會缺乏,但在碘缺乏地區孕婦應在早期接受碘油注射或口服,以保證整個孕期及分娩後有適量的碘質補充。
孕婦需要的營養素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均源於飲食中的營養素。孕婦需要的營養素大致有以下五種:
1.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主要物質,同時,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對腦細胞也極為重要。孕婦缺少蛋白質可以影響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雌激素及孕酮減少,最終可導致妊娠中斷。
一般來說,成人每千克體重每天需要1克蛋白質,而胎兒每千克體重每天需要3克,平均起來,孕婦每天的蛋白質需要量在60克左右。在妊娠晚期更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質,以供分娩和哺乳所需。含蛋白質較多的食物有肉、魚、蛋、奶、豆、水果等(其中蛋類和乳類的蛋白質最易為人類消化吸收)食物中,每天保證450~500克的主食便可保證蛋白質不致匱乏。
2.糖類糖類即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熱量的的主要來源,對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發育也很重要。糖類廣泛存在於麵粉、大米、土豆和水果等。
3.脂質脂類能供給能量,而且是細胞的重要組成物質。懷孕期間,胎兒各組織器官的形成離不開脂質。所以,孕婦每天應在膳食中補充20~30克脂類,但最好不要超過50克,以免脂肪過多,增加肝髒負擔或造成肥胖。含脂肪豐富的食物主要有肥肉、奶、果仁、食油等。
4.礦物質
(1)鈣鈣是形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可加強母體血液的凝固性、安定神經、防止疲勞,孕期應比平常多進食兩倍的鈣。一旦母親缺鈣,母親健康首先受到影響。如果缺鈣時間更長或更嚴重,胎兒出現骨質鈣化不良、組織內鈣水平下降、體重下降。因此,孕婦在妊娠期間要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乳類、排骨、蝦皮等。
(2)鐵鐵是造血原料。胎兒通過胎盤的主動轉運作用從母親血漿中攝取鐵。如果鐵補充不夠,可造成母親生理性貧血,嚴重者導致嬰兒出生時貧血。如有貧血症,母親生產時易出現低熱或出血等合並症,且產後體能恢複緩慢;嬰兒易感染、抵抗力差,生長發育落後。孕婦一定要攝取足量的鐵質,含鐵豐富的食物有牛肉、豬肉、雞肉、雞蛋、大豆、海藻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