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孩子的愛心

有時候家長由於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對孩子表現出來的愛心視而不見,或訓斥一番,把孩子的愛心扼殺在萌芽之中。比如,柯個小女孩為剛下班的媽媽倒了一杯茶,媽媽卻著急地說:“去去去,快去寫作業,誰用你倒茶!”再如,有個孩了。蹲在地上幫一隻受傷的小雞包紮,孩子的媽媽生氣地說:“誰讓你摸它了,小雞多髒呀!”孩了的愛心就這樣被家長抹殺了。事實,在很多情況下家長並不知道自的行為會在不經意間傷害或抹殺孩子的愛心。

“窮”養錦囊

愛心的培養屬於德育的範疇,而德育是一個循環反複長期發展的過程。家長必須牢牢抓住孩子這一時期身心發展的特點,精心培育,言傳身教,讓孩子由被動不自覺的模仿行為變成主動自覺的行為,讓愛心在每個獨生子女身上發揚下去,永不泯滅。

87讓孩子學會寬容,收獲快樂

孩子寬容的品性不是聽出來。說出來的,而是在交往治動中培養出來的。

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了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學會寬容別人、欣賞別人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一個方麵。

寬容是一種理解和體諒別人的做法。寬容的人能夠對別人的不同看法、思想、言論、行為都加以理解和尊重。他不輕易把自己認為“正確”或者“錯誤”的東西強加給他人。他也有不同意別人的觀點或者做法的時候,但是他會啓重他人的選擇。

孩了的寬容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感情,它主要表現為對別人過錯的原諒。這種感情對孩了個性的健康發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發展,以及對孩了一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富有寬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性情溫和,惹人喜愛,受人擁護,而缺乏寬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誕,易走極端,不易與人親近,因而人際關係往往不好。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呢?

為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的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家長。孩最初是從家長那裏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家長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裏、同市之間融洽相處,孩子就會學著家的樣子處理與同學之間的義係,也會變得寬容、和奔、樂於與人相處。

告訴孩子不要斤斤計較

家長在口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不能隻看到別人的短處,不能肴不起別人,不要斤斤計較。比如說,當孩子抱怨:“我的那本《格林童話》小紅都借了快兩星期了,她還不還洽我。”家長可以這樣回答:“沒關係的,她可能看書比較慢呀,對不對?上次她把網球拍借你玩了那麼久呢。你還有很多書可以看呢,別著急呀!”

教導孩子多想想別人的好處

當聽到孩子抱怨:“我恨死別人了。”家長要注意了,這是個危險的信號,要適當地幵導孩子:“為什麼呢?”要教導孩子多想想別人的好處,不要把別人的缺點牢記在心裏,要寬厚地對待別人。因為隻有寬厚待人才能獲得別人的愛戴與敬重,才能羸得更多的朋友,才能更好地與別人溝通和交往,才能使人際關係協凋。

不要把世俗的毛病傳染給孩子

家長最好不要在孩子麵前以自己的眼光議論艽他小朋友的缺點,這樣容易讓孩子對小朋友過於挑剔。相反,家長要盡可能表揚他小朋友的優點,讓孩了明白每個人都是有優點的,不要使自己的孩了產生一種以自己為中心的思想,這非常不利於培養孩了寬容的習慣。

家長尤不要對某些人和事物有偏見,更不要把這些偏見在孩了麵前表露出來,從而讓孩了在潛意識裏也受到這種偏見的影響,而對這些人和事物有偏激的看法。

當孩子的小夥伴來自己家裏時,家長對小朋友的態度不要過分冷落,也不要過分熱情,尤要教育孩了尊重小夥伴,讓孩了平等地與人交往。

教孩子學會善待他人

在教孩子善待他人的時候,家氏可以通過角色換的方法讓孩子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想法,學會心中有他人,寬容他人。家長應該教孩子對其‘他小朋友多一點兒忍讓,多一分關心,這樣別人也會遇事寬容自己,體諒自己,為自己著想。事實上,隻要孩了學會了寬容,他就會贏得朋友,就會真正體會生活的快樂。

讓孩子多與同伴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