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就教育言,網絡、多媒體的應用正逐步改變著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宵理念,網絡使優質教育資源得以廣泛延伸,孩了足不出戶,便可以聽一流教師講課。同時,網絡像艽他事物樣,也有它的兩麵性,家長應該對此有正確的認識,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腦和網絡。

自從家裏買了電腦,小鞏就天天不離電腦,不是打遊戲、和別人聊天,就是瀏覽些不健康網頁。時間長了,不但視力急劇下降,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差。有一天’媽媽無意中發現,兒子在和別人聊天時把家裏的電話都告訴了別人。媽媽十分生氣,把他大罵了一頓。從此,禁止小鞏玩電腦,除非有爸爸媽媽在旁邊看著。家裏不讓上網,小鞏就跑到外麵的網吧去上。後來,幹脆偷了媽媽100元錢,跑到網吧裏不去上學。媽媽知道這件事後,對小鞏又是打又是罵,吋是小鞏對網絡依然是戀戀不舍,隻要爸爸媽媽不注意,他還會去上網。對此,爸爸媽媽很是義疼。

據調查,我同網民中,中小學生占70%,在被調査的學生中,選擇玩遊戲的占55%,熱衷於聊天的占76%,曾光顧過不健康網站的占46%,而上網搜索信息的隻有20%。專家認為,不正確的上網方式給宵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危害,家氏疏於監管是主要原因。據丫解,很多家氏對孩子使用電腦,可謂“情況表明,符理不嚴,方法不當”。相關資料表明,近50%的家長不知道幻己的孩子在玩電腦遊戲,27%的家長對孩子玩電腦遊戲不聞不問,19%的家長雖然知道孩子玩電腦遊戲,但不知道遊戲內容。

心理學家指出,防範孩子患上“網絡成癮症”的主要對策就是:家長的監管要走在前麵,在孩了未上癮或受到影響之前就加強管理,防患於未然。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家長要掌握基本的網絡知識

家長要想保護孩子在網絡肽界的安全,一個首要條件就是家長自己要掌握網絡基本知識,與孩子平等地就電腦和網絡方麵的問題進行交流和溝通。此外,家長可通過設置家用電腦的瀏覽器、安裝過濾軟件等技術段,過濾掉不健康網站和暴力內容,保證孩了麵對的是一個文明、純潔的網絡空間。

家長要端正自己的態度

網絡就像電台、書本、報紙樣,是種信息傳播媒介。家長不能堵住孩子的耳朵、蒙住孩子的眼睛。讓孩了與網絡隔絕是不現實的。家長要做到兩個方而:一是網絡的問題:網絡下要對孩了進行必要的道德教育和引導,說內點,就是教孩子作出莕惡判斷。二娃網絡上的問題,家長要和孩子起麵對網絡的影響,一起交流和探討。如果遇到一些尷尬內容,應該。七動和孩子交流,如說怎麼肴待這些內容等。

及時掌握孩子在網絡上的活動

家討以通過電腦上的資源管押器,詳細了解孩了在網絡上的一切活動。也可以通過一些監視軟件,記錄孩子在電腦和網絡卜。的一舉一動。

限製孩子的上網場所

如果家對網絡的了解確實是有限的,那麼,就要對孩子的上網場所進行必要的選擇。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把家裏的電腦放在客廳、朽房等家庭公共場所,盡規不要把電腦放在孩了自已的房間裏。這樣,方麵可以直觀地希到孩了瀏覽的網頁,也可以對孩了聊天進行必要的限製。

對孩子的網絡生活進行合理安排和計劃

總的原則是內容要取舍,就是要給孩子布置、安排健康有益的網絡學內容,如網絡圖書館、網絡同步課堂等;時間要適度,就是要避免孩子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以免對身體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外出琪項,引導孩子離開電腦進行休息。同時,家長要與孩了進行交流,如冋顧孩天的網絡學習成果等。

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為了提高孩子的我保護能力,家長應該提醒孩子最好少去或不去聊天。即使偶爾聊天,也不要輕易把的姓名、年級、學校、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告訴別人,防止上當受騙。如來要與網友見麵,必須在家長的同意和陪同,或與吋信任的同學、朋友結伴而行。

“窮”養錦囊

家長大可不必驚慌於網絡的普及,應向孩子耐心地講解網絡安全知識,讓他知道其中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增強孩子的識辨能力。這樣,網絡對孩子來說就不再是洪水猛獸,而是斤闊視野、拓展知識麵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