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錦囊
人的長處各不相同。有的人善於表演,有的人善於言談;有的人犢長抽象思維,有的人擅長實際操作;有的人善於調動他人積極性,協調能力有的人善於獨自鑽研,成績卓著。因此,家長在生活中如果注意到孩子比較擅長某些方麵,可適加任對孩子這一方麵能力的培養,使之成為他的一種特殊才能。
109不要隻盯著孩子的缺點
多看看孩子的優點,有可能他的一點點優點就是他一生的財富。
有件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什麼都好,什麼都比別人的孩強,對孩子表現出來的一些優點熟視無睹,對孩子的缺點卻是不依不饒。比如,當遇到孩回答問題,對孩了答對的部分不在意,對回答錯的部分則非常敏感,往往責怪賁。
試卷發來了,小禾的數學考了93分,是全班最高分。放學冋到家後,小禾高高興興地把試卷拿給媽媽看,並且很自崠地說自己考了全班第一名。小禾想,這下媽媽一定會誇自己一番的。但沒有想到的楚,媽媽看了小禾的試卷,不但沒有誇她,反而有點生氣地說:“看看,這麼簡笮的題你都會做錯,如果認真一點,你可以考100分的。告訴你很多次了,做題的時候要細心,可你總是不聽,這次又犯這樣的毛病。去,把這幾道做錯的題好好地重做遍。”
剛剛還很高興的小禾,聽了媽媽的這幾句話,興奮勁兒一下跑到了九霄雲外,剛剛還覺得己很聰明的她,現在覺得自己真笨,那麼簡單的題都會做錯。於是,小禾悶悶不樂地做那些錯題去了。
家長如果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翻來覆去地隻講缺點,不提孩了的進步,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喪失自信心。另外,絕大多數孩了已能分辨是非善惡,隻是缺少改正缺點的自覺性和毅力。如果家長總是喋喋不休地數落孩子的缺點,反反複複地教訓孩子,“我講話你就是不聽”,“怎麼說你才能改呢”,家長這樣的態度,孩了會視為不信任,甚至產生逆反心理。
因此,家長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
多關注孩子好的一麵
家長關注什麼行為,這種行為就會逐漸形成孩了的習慣。因此,家長應多關注孩了好的一麵,對良好行為給予及時的肯定和獎勵,淡化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采取漠然處之的態度,使他沒有加深印象的機會。淡化孩的缺點絕不意味著為孩了的行為護短,也不是發現了孩子的缺點時,將人事化小、小事化了,設法替孩子幵脫辯解,而是有策略地對孩子進行正強化。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
孩子畢竟還小,當然會有他的不足之處,如果我們經常罵孩了“笨蛋”,否定他的能力,孩子可能變得比你想象的還要笨。家長要盡可能對孩子多一些讚美、少一些指責。讚美孩子,相信他,並幫助他正確對待自己的問題,用激勵引導他戰勝困難。著名兒莖教育家福祿貝爾說:“與其批評孩了的學習,不如真心地鼓勵孩子,這會起到比批評更好的效果。”是的,這就是在告訴家長,與批評孩了的缺點,不如讚美孩了的閃光點,鼓勵孩了去努力,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珍視孩子的每一次進步
無視孩了的進步。僅僅因為孩了沒有達到“最佳”或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標準,就全盤抹殺孩了的成績,這是對孩了的一種傷害。家長應該珍視孩子的進步。在孩子看來,隻要自己取得一點點進步,家長就應是髙興的,就應該表揚自己。可是有的家長不會站在孩了的角度看問題,總是用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而孩了很多時候很難達到家長的要求,這樣一來,孩了就很難看見自己的進步,就會產生自己沒用的想法,從而喪失了前進的動力。
善於發現孩子的每一次進步
家長隨時都要著到孩了的進步,尤其是在孩了表現不好或名成效不明顯的時候,不要打擊孩子的信心和積極性,而是應該善於發現孩了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賞識,這將會讓孩了建立或者重新建立做好事情的勇氣和信心。
當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進步,哪怕是很小的進步,家長應該說:“孩子你比以前進步多了,繼續努力,一定會越來越好的。”當孩了做事的成效不明逋時,不要打擊孩了的積極性,要對他說:“你每天都在進步,別著急,會好起來的!”每個孩子都有缺點,也有優點,家長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而要關注孩的優點,發掘孩子的優點,讓孩子的優點因得到鼓勵而更加優秀,讓孩子的缺點因家長負強化而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