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如何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1 / 3)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他們的素質直接關係到祖國未來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特別是各方麵迅速發展的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通過課堂教育教學、遊戲、活動、輔導等各種教育途徑,幫助小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認知,喚起小學生自我認識、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識,並對已經出現心理偏異或形成障礙的學生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來緩解自身的心理問題,以促進小學生身心正常發展,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動,更加有利於他們今後的學習和生活。

一、懶惰心理的表現

1.思想方麵的懶惰

懶惰的人常有明日複明日的思想。明知道這件事應該今天完成卻總期待著能夠明日去做。每到周末,很多小朋友都想輕輕鬆鬆看看電視或者與小夥伴出去玩一下,所以就總是把作業堆積到星期天來完成,這也是一種懶惰的行為。小朋友們,其實懶惰就像一條小小的毛毛蟲,我們可以覺得它很小很不起眼,但是毛毛蟲也可能慢慢吃掉一株小花,因為小花沒有重視小小的毛毛蟲,但是日複一日,懶惰這條小蟲在我們腦海裏麵紮根了,就會形成很多不好的習慣,也不好克服。例如:有懶惰心理的小朋友在完成當天作業時,常找出各種理由拖拖拉拉,邊玩邊學,時間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點起床再完成,而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學後,又有了新的任務,這樣明日複明日,學習成績可想而知。

懶惰的人常有依賴別人的思想。老師們經常會發現,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的總是個別幾名同學,而更多的同學懶得動腦思考問題。心裏想:反正我不舉手,也會有人說出正確答案。這種依賴別人的懶惰心理隻會使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所以,小朋友們,我們不能當懶惰的人,要記住,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所以,我們都要當一隻勤快的小鳥兒,才能在早上吃到蟲子!

讓我們來看看撒切爾夫人小時候的故事吧。

撒切爾夫人的父親羅伯茨是英國格蘭文森小城的一家雜貨店主。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5歲生日那天,父親把她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要記住——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見,用自己的大腦來判斷事物的是非,千萬不要人雲亦雲啊。這是爸爸贈給你的人生箴言,是爸爸給你的最重要的生日禮物!”從此,羅伯茨著意把女兒培養成一個堅強獨立的孩子,下定決心要塑造她“嚴謹、準確、注重細節、對正確與錯誤嚴格區分”的獨立人格。有了父親這樣一個“人生導師”,瑪格麗特健康而堅定地成長著。

瑪格麗特入學後,她才驚訝地發現她的同學有著比自己更為自由和豐富的生活,勞動、學習和禮拜之外的天地竟然如此廣闊和多彩。他們一起在街上遊玩,可以做遊戲,騎自行車。星期天,他們又去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野餐,一切都是那麼誘人。幼小的瑪格麗特心裏癢癢的,她幻想能有機會與同學們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她回家鼓起勇氣跟充滿威嚴感的父親說:“爸爸,我也想去玩。”羅伯茨臉色一沉,說:“你必須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因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決定你該怎麼辦,不要隨波逐流。”見孩子不說話,羅伯茨緩和了語氣,繼續勸導瑪格麗特:“孩子,不是爸爸限製你的自由。而是你應該要有自己的判斷力,有自己的思想。現在是你學習知識的大好時期,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樣,沉迷於玩樂,那樣一定會一事無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斷力,你自己做決定吧。”聽罷父親的話,小瑪格麗特再也不吱聲了。父親的一席話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腦海裏,她想:是啊,為什麼我要學別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剛買回來的書我還沒看完呢。

羅伯茨經常這樣教育女兒,要她擁有自己的主見和理想,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最能顯示一個人的個性,隨波逐流隻能使個性的光輝淹沒在芸芸眾生之中。

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是英國前首相。她任職期間工作勤懇,政績卓著,被稱為“鐵娘子”。

2.行動方麵的懶惰

思想的懶惰必然導致行動上的懶惰。懶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應該做,甚至應該馬上做,可卻遲遲不做,或硬挺過去;做事時總是無精打采,懶懶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積極、不主動、不勤奮。例如:在我校的養成教育中提出了,在操場或教學樓內看到雜物要主動撿起的要求,而許多同學即使是彎彎腰這樣的動作也懶得去做。學校每周末的大掃除,總有個別行為懶惰的同學溜邊或幹活時拈輕怕重。

二、懶惰心理的成因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懶惰心理呢?

1.依賴性強

如今的獨生子女有嚴重的依賴性,什麼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沒有主見,缺少獨立性。他們在家靠父母,在學校依靠老師,在社會上依靠其他人。這種依賴性就是導致懶惰的主要原因。

2.缺少上進心

上進心是前進的動力。缺少上進心的學生做事容易滿足,對自己要求不高,得過且過的思想嚴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質量,不求快節奏,常抱著“應付”的態度和“混過去就行”的不負責任的態度。而這種缺少上進心的表現必然導致懶惰現象的產生。例如:在我校每屆兒童畫展中,要求班級中的每位同學創作一幅美術作品,在班級內展出。就有個別同學放鬆自己的要求,心想:班級有這麼多幅作品,也不缺我這一幅,應付過去就得了,於是懶得精心構思,懶得用心著色,草草完成了事。這種缺少上進心的表現是產生懶惰心理的根本原因。

3.家庭關係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