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客觀上說,家長的過分溺愛,也是造成學生懶惰心理的因素。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過分嬌縱,大包大攬,隻會使孩子從小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不勞而獲的壞習慣。另外,有的家長本身就缺少時間觀念,沒有勤勞的習慣和雷厲風行、果斷利落的作風。這樣的家庭影響嚴重影響了子女良好健康習慣的形成和良好行為的發展,促進懶惰現象的發生。現在的父母都對孩子太過於寵愛了,這使孩子行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都不了解大人賺錢的辛苦,認為大人供孩子衣食住行是理所當然的,是應該的,所以父母讓孩子認真學習,孩子也以為這隻是父母對於孩子的一個命令。這樣孩子自然形成了懶惰這個壞習慣。
下麵,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科學家們是怎麼樣心情工作的吧。
偉大的發明王愛迪生常常通宵達旦的工作,僅為了白熾燈的燈絲就用了上千種材料,連胡子、頭發、竹絲這樣的材料也都實驗過。
據說他在工作室工作時常常是熬夜加班直到天明。有一次,他的助手將早飯給他送了進來,優雅地端到桌邊並提醒他注意身體。他答應了一聲後就再也沒有吱聲,直到助手吃完了早餐也不見他動。助手想要捉弄他,便將他的早餐也吃了精光。當愛迪生完成了工作後,看到桌上的香腸殼、空牛奶杯、麵包渣,還很高興地告訴助手自己今天早上吃了頓即時飯呢。
安培還在童年時,就顯出了很好的數學天賦,12歲時便拜著名數學家拉格朗日為老師,13歲就發表了數學論文。安培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善於思索。有一次,他在街上邊走邊思考,突然想出了一個電學算式,急著想把式子列出來。正巧前麵停著一輛馬車,他就把馬車的車廂當黑板,馬車走他也走,馬車越走越快,直到追不上馬車時,他才停下來。這時街上許多人都已經被他的這種失常行為逗得前仰後合了。
牛頓對於科學研究專心到癡情的地步。據說有一次牛頓煮雞蛋,他一邊看書一邊幹活,糊裏糊塗地把一塊懷表扔進了鍋裏,等水煮開後,揭蓋一看,才知道錯把懷表當雞蛋煮了。
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麵前唱歌,跳舞,做遊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隻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她就是居裏夫人。
我們都知道,能成為一名科學家是很值得驕傲和敬佩的事情,有很多小朋友也想要成為科學家吧,所以,我們都要勤奮學習,告別懶惰,不要再當個“小懶蟲”,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科學家!
三、矯正懶惰習慣的方法
懶惰是成功的絆腳石,在充滿困難與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懶惰的人習慣於等、靠、要,從來不想去求知、發明、拚搏、創造,最終隻能是一事無成。隻有勤奮、刻苦、好學、上進,朝著預定目標孜孜以求,才會達到光輝的頂點,為此小朋友要努力克服懶惰的習慣。
(1)要養成每天清早按時起床和外出鍛煉的習慣,改掉戀床不起的惡習。進入冬天後,早上小朋友的起床就顯得特別困難:到了起床時間都不願起來,要“再睡一會”,對他說“快起來,要不然就來不及上學了”。結果回答道:“不上學了,我生病了。”
確實,冬天的清早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來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但讓小朋友自覺地按時起床不僅是一種好的生活習慣,還是對小朋友意誌力的一種鍛煉。怎樣讓大家改掉賴床的毛病呢?
一部曲:準備一個鬧鍾。
我們小朋友可以到商場裏自己選一個喜愛的鬧鍾。然後這個鬧鍾就是叫醒你起床的好朋友,它嘀嘀嘀叫的時候,就是在喊起床了起床了。
但好景不長,幾天的新鮮感後,小朋友又賴床了,任憑小鬧鍾嘀嘀嘀地叫著,他就是不鑽出被窩。
二部曲:我們可以要求爸爸媽媽幫助監督我們早起。
當小朋友們不肯從暖和的被窩裏鑽出來的時候,爸爸媽媽應該就一邊叫小朋友,一邊對他說:小鬧鍾響了,寶寶就起床這是寶寶答應的事情,小寶寶要說到做到,要遵守規則,必須起床。任憑我們的哭鬧,爸爸媽媽都要在小鬧鍾響的時候把小朋友從床上拽起來。
(2)樹立勞動最光榮的觀念。小朋友們在家裏主動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父母打掃衛生,洗自己的衣物。我們在學校認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別人,積極參加學校組織和各種勞動、遠足活動,從而鍛煉意誌,磨煉耐力。在周末,當我們完成了作業,大家都可以整理整理自己的小房間,成為一個獨立能幹的小朋友。我們也可以在爸爸媽媽上班累了回家之後,主動幫爸爸媽媽倒水和按摩,成為乖寶寶。這些都是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呢!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背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隻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姐姐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姐姐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也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為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