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生活是學生正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學生過好課外生活?這一問題,多年來一直受到各級政府、學校和廣大家長的關注。新中國成立以來,各級政府和有關機構、團體為少年兒童設立了多種校外教育機構;許多學校,都熱情關心和指導少年兒童的校外活動;學校也根據自身的設備、條件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人們對校外活動和課外活動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加深。20世紀60年代初,許多學校把開展課外活動作為全麵提高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有的學校甚至還提出“課堂教學打基礎,課外活動出人才”的口號,並以此為目標開展教學改革試驗。20世紀80年代,在“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方針指導下的教育改革中,一些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把課外活動、校外活動與課堂教學相提並論,以“第二課堂”、“第二渠道”相稱,由此突出其重要地位。當今,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由於新工時製的施行、學業“減負”措施的落實,學生擁有了較多的閑暇時間;很多的網絡化正在對兒童產生深刻影響,使學生課外、校外的教育麵臨新的挑戰。在新的情況下,學生課外生活的實際狀況如何?應當如何認識新時期學生課外生活的價值?怎樣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課外生活,通過課外生活全麵提高自身素質?同學們是不是感覺自己的壓力很大啊?可能每周都會有什麼興趣班必須去上啊?不知道你們是不是真正的喜歡呢?下麵將會具體分析這些問題。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地閱讀下麵的文章找到自己的問題。
1.課外生活的含義
課外生活是指學生在學校課程計劃以外的時間活動的總和。課外生活是緊張的學習生活的緩衝,是發展特長、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
2.小學生課外生活的現狀存在形式
(1)學生課外時間增加,閑暇活動豐富多彩,但課外生活還未完全從過重課業負擔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雖然國家都在實行教育改革減輕小學生的課業壓力,但是課業負擔仍然重有必然的原因。當前,直接影響學生負擔的則是片麵追求升學的思想。反映到學校工作中,近幾年又發展為片麵追求升學率。從這種錯誤的思想出發,衡量一所學校,片麵看升學率高低;衡量一個教師,單純看所教學科的考試分數。有不少學校因此就不顧一切地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如:有些學校利用假期時間給小學生補課,增加小學生的學習時間,從而增加學業負擔。有的甚至對國家、對上級弄虛作假,千方百計使本校的學生有更高的升學率。同學們肯定都有過補課的經曆吧!
(2)同學們都會用電腦吧?可能大部分都是用來打遊戲。學生學習、使用電腦人數激增,這既為其智能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天地,也給教育帶來新的困惑和問題。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腦進入家庭的步伐加快,擁有電腦並利用電腦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者越來越多。同學們可能更多的是利用電腦看喜歡的動畫片、玩遊戲等。
但是網絡可是一把雙刃劍呢,它對小朋友既有好的一方麵也有壞的一方麵。隨著現在社會科學技術的水平越來越高,網絡技術的發展也越來越好,網絡技術在社會、學校乃至家庭已經日益普及。網絡正逐漸改變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因此網絡也對同學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說,現在很多小朋友都會使用手機、電腦等科技產品。小朋友,你們知道嗎?這些高科技產品在20年前可是很少見的呢。如果不相信,你們可以回家問問你們的爸爸媽媽。同學們必須接受健康的網絡教育,合理利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