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學會問:我不開心的時候就去上網、玩電腦遊戲,這樣行嗎?答案是不行。因為在電腦、網絡中,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同學們的社會經驗不足,對真假、對錯的判斷能力不足,很容易被虛擬世界所迷惑,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被誤導。而且電腦、網絡中的遊戲、交往,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而這正是我們解決問題時最需要的。沒有了情感的交流,人就會逐步封閉自己,自己孤立起來,成為一個孤獨的人,不但疏導不了壓力,而且會形成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要避免各種問題、壓力影響你的情緒,我們還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注意自我激勵,學會保持心理平衡。從比較中正確認識自己,根據自己各方麵的條件,提出心理要求,並經常、及時地對自己的要求進行反思和調整,力求達到良好的心理適應,即保持心理平衡。積極與他人交往,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與人交往,一是心理活動不會局限於個人的小圈子裏,心理會變得開朗,我們要和不同的小夥伴交流,才能獲得更多更好的思想。二是可以向他人傾吐自己的傷心,抒發受壓抑的情緒。這樣,心理就會變得輕鬆,同時又可以從他人那裏得到安慰。三是可以了解到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提高自信心。四是可以從他人那裏學到更多的知識經驗,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自卑者應有意識地加強與性格開朗、樂觀、行為豁達大度、尊重人、關心人的人進行交際。在班集體中,大家還可以借助群體的巨大向心力及群體互動功能,讓自己成為心理教育者,通過各種活動和交往,如組織“小學生挫折曆程”沙龍,與同學就心理問題的話題自由暢談。
其實,對於我們小朋友來說,心理健康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自信。就讓我們看看自信促成成功的故事吧,說不定小朋友們都會深受啟發呢。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當他還是參議員時,英俊瀟灑,才華橫溢,深受人們愛戴。有一天,羅斯福在加勒比海度假,遊泳時突然感到腿部麻痹,動彈不得,幸虧旁邊的人及時發現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經過醫生的診斷,羅斯福被證實患上了“腿部麻痹症”。醫生對他說:“你可能會喪失行走的能力。”羅斯福並沒有被醫生的話嚇倒,反而笑嗬嗬地對醫生說:“我還要走路,而且我還要走進白宮。”
羅斯福即使在身體殘疾時,也總是對自己充滿自信,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深信所做的事業必能成功。因此在他做事時,就能付出全部精力,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