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自我管理,要求的是換位思考讓我們小朋友更好地進行心理調節,成為一個全麵發展的好孩子。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獵人,打獵時撿了幾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獅子,就把它們帶回家中精心喂養。這幾隻小獅子慢慢長大了,它們生活無憂無慮,有吃有喝,自在幸福。當然,它們都被關在籠子裏,獵人給它們設計的籠子也是溫暖而舒適的。沒想到,一不小心,一隻小獅子從籠子裏跑了出去,獵人到處尋找也沒有找到。而其他幾隻還在受著保護。
一天,那個獵人外出打獵後再也沒有回來,習慣了被喂養和保護的小獅子們最後被活活餓死了。而那隻當年跑出去的小獅子已經變成了一隻野獅子。它獨自在野外時,餓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受了傷,它學會了用舌頭舔傷口;遇到敵人,它知道怎樣保護自己。正是這種獨立、不依靠別人的習慣,使它在大自然的環境裏順利地活了下來。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管好自己的生活是很重要的,比如我們可以做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像疊被子,不讓爸爸媽媽叫我們起床。小朋友們要好好向爸爸媽媽學習怎麼在生活方麵自理,才能擁有健康向上的心理。
能不能在生活中管好自己,這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如果我們無法管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很難想象我們能夠管好其他事情。
上學以後,不僅學會的是知識,更要學到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識。比如說我們要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學會削鉛筆,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
很多小朋友的書包裏都亂得像“紙簍”,家長隻好每天幫他整理。事實上,孩子形成這種毛病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包辦一切,未能培養起我們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上學前的這段時間裏,我們都要自己主動整理圖書、玩具,收拾書包和生活用品,以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
現在社會上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多,一些網站、報紙、雜誌、電影、錄像、圖書中都有不健康的內容。這些不健康的內容很具有誘惑性,會腐蝕青少年的心靈。在這方麵我們可以和父母討論什麼內容是健康的,什麼內容是有毒害的,以提高我們的鑒別能力,自覺抵製不健康的東西。
社會上有一些不法分子專門騙孩子的錢,誘惑孩子走歪門邪道,甚至拐賣孩子。比如,有的騙子誘惑孩子賭博,有的用講故事的方法散布封建迷信或淫亂思想,有的向孩子兜售搖頭丸等毒品,有的在孩子單獨行動時,以認識孩子父母或親友、帶孩子出去玩兒等為由拐騙孩子……家長要給孩子分析這些社會現象,告訴孩子這些壞人、騙子的真實麵目,教育孩子在遇到這類事情時,一定動腦子想一想,絕不能跟陌生人到任何地方去。如果是認識的人也表示要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如果有人強製幹什麼就大聲呼救。回家以後要跟爸爸媽媽說清楚,還要跟老師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