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貝貝突然嚷道:“我也要請亮亮吃飯!我也要請亮亮吃飯!”“你有什麼事啊?為什麼要請亮亮吃飯?”媽媽問道。
“因為我也要謝謝他,他上次借給我一支鉛筆。”
雖然這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是我們從中可以看到,貝貝正是通過媽媽的言行知道了別人借給自己東西是要表示感謝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用自己感恩的話語和行動給孩子以熏陶,使心懷感恩成為孩子一生不變的好習慣。
孩子,要記得別人的好
要想讓孩子學會感恩,我們先要讓他記住別人的好。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他人對自己的幫助,對自己的好,這些事情都是要記在心裏的,並且告訴孩子要以同樣的方式回報別人。孩子畢竟還小,不可能將這些事情一一記清楚。這時就需要我們的幫助。
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日記本,在他小的時候我們幫助他記下一些事情,比如有位阿姨給了他一個蘋果,一位叔叔在公交車上把座位讓給了他,一個小朋友借給他一塊橡皮……當孩子大一些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他自己寫下這些對自己有恩的人和事。想象一下,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日記本越來越厚,對於孩子,這將是多麼寶貴的一筆精神財富啊!更關鍵的是,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慢慢地,他心中記住的將是一個個對他有恩的人和他們對自己的好,也就自然而然地做到了心懷感恩。
讓孩子學會“珍惜”
其實,懂得珍惜也是一種感恩。難道不是嗎?如果孩子珍惜我們給他創造的一切,那不正是對我們最大的感恩嗎?讓孩子學會珍惜並且讓他知道珍惜什麼,對於培養他的感恩之心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活中,我們要經常告訴孩子:家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掙來的,所以你要珍惜它們,不可以隨意損壞;碗裏的飯要吃幹淨,不可以浪費;上學時要聽老師的話,因為老師為你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我們還可以給他講故事,告訴孩子農民伯伯種田的辛苦,工人叔叔工作的不容易,科學家研究的艱辛……告訴他對這樣的人心中要充滿感激。
一天放學後,一位媽媽接孩子回家。在路上,孩子一邊走一邊吃著香蕉。吃完後,孩子順手將香蕉皮扔在了地上。
“不許亂扔垃圾,馬上撿起來!”媽媽嚴厲地說。
“不用撿了,這裏會有人掃的。”孩子有些不耐煩地說。
聽到孩子這樣說,媽媽蹲下來耐心地對孩子說:“你想想,你在家打掃一個房間都說累,可是這裏卻是這麼長的一條街,把它打掃幹淨,你說累不累?”
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媽媽接著說道:“人家那麼辛苦地把街道打掃幹淨,你是不是應該珍惜啊?是不是應該謝謝環衛工人呢?”
聽到這裏,孩子立刻將香蕉皮撿起,扔進了附近的垃圾桶裏。
在這位媽媽的教導下,孩子知道了別人勞動的辛苦,懂得了珍惜他人的勞動果實,也懂得了應該對這些付出辛勤勞動的人表示感謝。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這種感激之情就會變為感恩之心,並且升華到對社會的感恩。同樣,他也會珍惜自己,感謝家人,從而感到幸福。
將孩子的感恩之心升華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除了身邊的親人、朋友,需要用感恩之心對待的人、事、物還有很多。比如我們帶著孩子在美麗的公園玩耍,應該讓他知道要感謝大自然給了這些花花草草以生命,感謝祖國的繁榮昌盛帶給我們安定的生活……
另外,我們特別要提醒孩子應該以感恩之心去麵對傷害過自己的人。讓他明白,正是那些對他有過不利行為的人,才讓他有了曆練的機會,才讓他學會了更多。用感恩之心融化仇恨之心,不計較、寬容些,這樣,孩子的未來生活才會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