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從小激發孩子讀書與求知的欲望(2)(1 / 2)

目標意識是一把開啟人的進步之鎖的鑰匙。人總是為著某種目的生活著,目標可以說使人們的生命有了動力,因為任何目標都有其應有的或者被賦予的價值。為了實現這種價值,人的心理上才會有一種要求努力的負擔和壓力,孩子正是在這種壓力之下才產生了一種難得的動力。

4.從小培養孩子養成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是開啟孩子智慧之門的金鑰匙。

通過閱讀,可以把孩子引入一個神奇、美妙的圖書世界,使他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樂趣無窮。同時,還可以使孩子從書中獲得人生的經驗。因為人生短暫,不可能事事都去親身體驗,書中的間接經驗,將有效地補充個人經曆的不足,增添生活的感受。

讓孩子愛讀書、會讀書並形成習慣,父母應做到以下幾點:

父母首先要有閱讀習慣父母有閱讀習慣,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孩子會不斷地詢問:“書裏到底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如果父母不讀書,卻想讓孩子讀,他就會說:“你們都不看書,為什麼要讓我看?”

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在家中擺滿各種有趣的書籍,讓孩子可以順手拿來翻看與欣賞。不過可別忘了及時給予鼓勵。要使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使閱讀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這需要身教。如若父母視閱讀為生活樂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會樂於讀書。父母經常津津有味地讀書看報,對待書報總是興趣盎然,孩子便會覺得讀書一定很有趣,於是對書籍充滿著好奇。

要把讀書作為一項消遣活動在輕鬆的氣氛下,安排一小段時間,與孩子一起讀幾分鍾書。可在外出時帶上一兩本書,在公園裏,在郊外,在河邊,在清新的空氣中,在鳥語花香的環境裏,與孩子一起讀上幾段書。這樣,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圖書世界,使讀書成為孩子的消遣活動。

幫助孩子選擇好書教育學家認為,孩子需要那些與他們的年齡、興趣及能力相適宜的圖書。所以專家建議,父母可以讓孩子多接觸不同方麵的讀物,如報紙、雜誌乃至街頭標語廣告、商品包裝等。通過這些文字讀物會讓孩子懂得:語言文字在生活中的每一方麵都是非常重要的。

與孩子一起閱讀在孩子能獨立閱讀以後,仍堅持同他們一起閱讀。很多專家建議,同孩子一起閱讀,至少要堅持到他們小學畢業。大部分孩子在12歲以前,其傾聽理解能力要比閱讀理解能力強,所以,父母為他們念書比他們獨立閱讀收益會更大。

讓孩子帶著問題閱讀在孩子閱讀過程中,父母應先抽出時間,看看孩子要看的書,提一些問題寫在紙上,讓孩子仔細閱讀,然後回答問題,這樣可以避免囫圇吞棗。

配合看一些名著欣賞作品在孩子看了一定量的名著後,可以引導孩子看一些名著欣賞作品,看看別人對名著的評價是什麼。跟孩子一起聊聊,看過的書都寫了些什麼,有哪些特點,這樣孩子就會從讀過的書中慢慢受益。

5.教會孩子愛讀書的若幹技巧

一位成功的教子家長很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她認為教孩子愛讀書是智力開發的第一步。她說:“愛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她的孩子很小就開始讀書。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去親近書,去讀書,進而享受閱讀的樂趣呢?這位家長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幾條教孩子愛讀書的方法。

每天念一條新聞給孩子聽家長經常隻看大標題和新聞稿的前幾段,就已大致知道新聞內容。碰到有趣的新聞,摘要地講給孩子聽,若沒有適合的新聞說給孩子聽,就講故事給孩子聽。

經常讚揚孩子讀書的行為及表現孩子需要大人的愛和注意,特別是來自父母的,所以常常口頭上讚揚孩子讀書的行為,或親親他、拍拍他、摟摟他,這些都能點點滴滴地表示父母對他的感情和鼓勵,從而樹立他的自信。

經常帶孩子上圖書館,或參觀畫廊、美術館、博物館,看戲等經常帶孩子上圖書館,或參觀畫廊、美術館、博物館,看戲等。事後和孩子一同討論所參加的活動,這樣能開闊孩子的視野,會使孩子的觀察力和欣賞力大大提高。家長也可以經常念書給孩子聽,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自己坐下來“開卷有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