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積極開發孩子的智慧潛能(1)(1 / 3)

人的智慧潛能是無限的。你若懂得利用,會為你達成許多心願;不懂得利用,或利用在錯誤的地方,則會為你帶來遺憾和痛苦。

——愛德華·亨利

教育學家們認為,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智慧潛能的金礦。關鍵是你能否將它們開發出來。成才者與未成才者的區別,就在於前者的智慧潛能沒有被埋沒,而後者卻不幸沒有被開發出來。

開發孩子智慧潛能的神聖使命首先落在父母的身上。日本著名學者鈴木鎮說:“先訓練母親,後訓練孩子,這是把孩子引入正道的惟一途徑。”

中國古代有句名言,“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裏”。自信對事業的成功至關重要,要使自己的孩子成為天才,首先要充滿自信。作為父母,應深刻體驗做父母的責任,樹立必勝的信心。

父母的自信心將不斷地感染著孩子,製造出神奇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神話畢竟隻是神話,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則是至理名言。

然而,做成任何事情,僅僅靠信心還不夠,必須將信心與科學的行為結合起來。養育子女,開發孩子的智慧潛能、製造天才也是如此。無數事實證明,隻要按照科學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孩子的潛智就會得到極大的發展。科學的方法要求實事求是,一步一個腳印,做耐心細致、紮紮實實的工作。首先,作為父母必須具備科學地養育孩子的科學知識,以此指導自己的行為。其次,父母要善於和經常認真地觀察孩子,隨時掌握新情況,發現並深入研究新問題,不斷了解孩子的長處和潛能,及時而充分地加以發掘。

一、小學時期是開發孩子智慧潛能的重要階段

有位作家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幻想家。”確實,每個孩子都有好奇心,他們的想像力在好奇心的刺激下都是十分豐富的。聰明的父母如果能合理地加以引導與開發,對孩子智力的發展將大有裨益。

1.智力:孩子一生用之不竭的“能源”

(1)智力界定:智能或智慧

對於智力內涵的界定,學術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綜合現行的幾種觀點,大致如下:

√ 智力是人的學習的能力。

√ 智力是人的高級抽象思維能力所達到的認識程度。

√ 智力是人適應環境的潛在能力。

√ 智力是人綜合能力的外現,可解決各種問題。

所以,有關智力的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一直是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熱點。智力因素涉及到人身心的多方麵發展,而影響智力的因素很多。

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弗西朗·卡博說:

“智力是人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集中表現在反映客觀事物深刻、正確、完全的程度上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速度和質量上,它往往通過觀察、記憶、想像、思考、判斷等方式表現出來。”

智力通常也叫智能或智慧,它是人的大腦的功能,是一種心理特征。

我們培養孩子的智力,應該從智力的本質觀念入手,不但要訓練兒童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認識自己、改造自己的能力。智力的本質觀點說明,那些智力出眾的人,都是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時,不斷改造自身、自我發展的人。小學生不但要學習他人創造的知識,更主要的是學習他人的思維方法,從而使自己的思維方法不斷更新,達到智力的發展。

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經驗,從教育學與人才學角度來探索“智力”的本質,可以這樣給智力定義:“智力是人類獨立發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獨立進行創造性思維,並創造出新信息(新理論、新技術、新產品)的心理素質。”

(2) 智力的構成:綜合能力與特殊能力

現在有許多人從不同角度研究和確定智力的構成因素,觀點各不相同。例如,美國心理學家塞司登就認為智力是由7種能力構成,即語詞理解能力、語言流暢程度、計算能力、空間知覺能力、記憶能力、知覺速度、推理能力。而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則從內容、操作和成果三個角度考慮,認為智力由120種因素構成。

我們認為,智力是由多種能力構成的,但具體說來,可分為兩類,一是綜合能力,二是特殊能力。

綜合能力是指每個正常的人多少都具有的能力,這些能力是人完成一切活動都需要的。同時在各個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的智力特點。他主要包括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操作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特殊能力是通過對某一方麵的技能結合綜合能力加以挖潛、訓練後達到高度發展的能力。這些能力有些人可能很發達,有些人可能不具備,如音樂能力、繪畫能力、創造能力、社交能力、組織領導能力等。一般說人類有多少種活動領域就有多少種特殊能力。

心理學上把觀察能力比喻為智力的門戶和源泉,因為人們通過觀察獲得信息,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流;記憶能力被看作是智力的基礎和倉庫,人們通過記憶活動存貯信息,並在需要時及時提取;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和方法,人們經過思維認識事物的本質,把握客觀規律;想像能力是智力的翅膀,它讓人創造出嶄新的知識天地;操作能力是智力的執行者,人們通過操作把思維結果表現出來,讓思維轉化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