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積極開發孩子的智慧潛能(3)(1 / 2)

人的想像與人的精神境界、人生觀都有密切關係。崇高的、正確的人生觀,使人的精神境界高尚。想像的內容往往高大而宏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生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周恩來同誌,在青年時代就樹立了崇高的人生觀。他在“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麵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這首慷慨高昂、氣勢磅礴的七絕中,表達了“為中華崛起”的崇高理想,表現了周恩來同誌的豐富想像力。

4.怎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主動地獨立地發現新事物,提出新見解,解決新問題的思維形式,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舉一反三”和“聞一知十”。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可以更好地發展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敢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同時,這對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分析力、辯駁力、判斷力,都會有極大的幫助,更有助於他們將來更大的創造。

有一位小學數學老師介紹他開啟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就很值得我們借鑒,他說:

“有一次,我在孩子學過乘法的初步知識以後,要求孩子把連加算式‘3+3+3+3’改寫成乘法算式。起初孩子改寫不下來。於是,我便利用孩子學過的乘法知識,啟發誘導他思考,結果,孩子很快改寫成了‘3×4’的乘法算式(即4個3)。接著,我又要求孩子把‘5+5+5+5+5+5’改寫成乘法算式,孩子很快改成了‘5×6’的乘法算式(即6個5)。最後我又要求孩子把‘6+6+6+3’改寫成乘法算式。這時孩子有些吃力不知如何改寫是好。於是,我又啟發誘導孩子思考,一會兒,孩子便說:‘隻有相同加數連加,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6+6+6+3,6和3不是相同加數,這道題不能改。’‘那麼,能不能把加數改成相同的呢?’孩子又感到吃力了,但是通過後來反複思考,終於想出來了,把它改寫成‘7×3’的乘法算式。我問小孩為什麼這樣做?他說把最後一個‘3’分開給每個‘6’加上‘1’,不就變成‘3個7’嗎,所以改寫成‘7×3’。

這樣的思維,不但加深了孩子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孩子靈活運用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創造性地發現了改寫乘法的規律。”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一是要加強孩子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二是要鼓勵孩子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從不同角度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三是要培養孩子勤於思考的習慣,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四是要讓孩子多做創造性的練習,鼓勵一題多解。

5.怎樣引導孩子的創造力

美國的教育專家認為,每一個兒童都天生具有創造力。如果家長與老師引導得當,他們的創造力將會得到大大的發揮。

然而,我國傳統的教育思想,總是要求孩子循規蹈矩,按照某種行為規範行事。我們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社會,在這樣的教育體製所規範的標準答案中長大。合乎標準答案的孩子受到鼓勵,違反者受挫。無論學校還是家庭,均以“老實”、“聽話”作為“好孩子”的標準,要孩子按照大人們設計的模式去生活。這種做法窒礙了孩子的創造性與探索新事物的熱情,會使兒童逐步地失去自我感覺,限製了他們的好奇心,結果是使我們的社會普遍缺乏創造力。

我們自己就是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中生產出來的“規範產品”,所以我們必須以強大的反省來挽救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再以同樣的方法去挫傷下一代。

天真、活潑、好動、淘氣,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常常把凳子翻過來當車頭,把空盒子擺一溜當火車廂,把家裏弄得亂七八糟,這常會使家長大為惱火。其實,這是孩子們正在用他們的想像“創作”呢,家長不能以大人的心態去要求孩子。輕鬆愉快、無拘無束和自由活潑的家庭氣氛,正是孩子們發揮想像力,增長智慧的搖籃。家長要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去接觸和認識各種事物,自己想主意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比較淘氣、調皮,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他很可能是一個聰明而有創造潛力的孩子。切不要以父母的威嚴和強製,對其進行太多的幹涉與禁止。千萬別壓抑了孩子的獨立思考與創造力,而是應當為之提供一個和諧溫馨的良好氛圍。

為了進一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最好少給孩子買那些昂貴而複雜的機械或電子玩具。玩具越是精美,自動化程度越高,留給孩子發揮想像與創造力的餘地越小。選玩具最好選那些讓孩子“有玩頭”的東西。如可以由孩子按自己的想像,任意捏、隨便塑的橡皮泥,就是頗能發揮孩子創造性的一種玩具。還有可以由孩子任意拚出各種圖案的塑料玩具等,也可以由家長為孩子準備一些紙板、小木條等原料,讓孩子自己動腦筋,設計組合成某樣東西。這樣不但可以訓練他們的創造性思維,還可以訓練他們的手工製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