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語文,讀隻是關鍵之一,熟讀成誦能加深理解,對開發孩子的智慧潛能也很有幫助,但重點還應放在理解上。
——李磊
學好語文是一個學生學好其他知識的基礎,要想讓孩子學習好,首先要抓好語文課的學習,就好像一隻鳥要飛向藍天必須長好翅膀一樣。然而,隻認識到語文的重要性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教會孩子學習語文的有效方法,讓孩子把握重點,掌握難點,牢記知識提高能力,從而使孩子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
一、明確語文課的重點和難點
做什麼事都有個提綱挈領的問題,隻有抓住重點、難點,才能把握問題的實質。
輔導孩子學習也是一樣,如果你不知道哪些是孩子必須學會和掌握的知識,胡子眉毛一把抓,肯定難以達到理想的目的。
1.低年級段語文教材的重點及難點
(1)拚音識字
學會漢語拚音的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的音節,培養孩子拚讀音節的能力。
在小學階段要求學生學會常用字3000個左右。小學低年級以識字為重點,要完成小學識字量的三分之一,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如:拚音識字、歸類識字、看圖識字、看圖學詞學句、隨課文識字等,以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2)詞語
無論在教師講課時,還是家長進行輔導時,都要注意識字和學詞緊密結合起來,在學生腦海中建立詞的概念,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慢慢地積累詞語,運用到口頭表達和書麵語言中去。
(3)句
低年級學生一開始就要讓他們知道,話是一句一句說出來的,通過看圖學句,知道句子是表達完整意思的。
教材難點:認識漢字的字形。低年級學生對同音字、形近字,尤其難以區分。
輔導孩子記同音字可以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既可以便於掌握生字又可複習熟字,用字時要認真、仔細,對字義理解不清的要查字典,弄清字義,認清字形,以免張冠李戴。
家長根據低年級教材的重點、難點,可以有側重地進行輔導。據心理學測試,一個七八歲兒童認識一個生字需在反複練習八九遍的基礎上,方能在大腦中產生印象,所以要讓孩子多讀、多練,如:說說這個字的偏旁部首是什麼;讓孩子用一個字組詞,把部首和獨體字放在一起,讓他組字;抄寫句子,聽寫,練習朗讀,背誦等。平時還可以訓練孩子說完整的話,如問:
“你作業寫完了嗎?”孩子就要回答:“我作業寫完了。”而不能說:“完了!”這樣使孩子能順利地掌握句子,認識到句子要完整。家長再輔導時,主要根據教材後麵的習題,配合一些練習進行指導。
2.中年級段語文教材的重點及難點
(1)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給課文分段要在分清什麼是小節的基礎上進行。所謂小節就是介於句和篇之間的文章組織單位。在分段時,應首先在學生中建立段的概念。從中年級開始就應該讓學生逐步認識到兩個自然段或兩個以上自然段的意思相近,就可以歸並一起,劃分段落,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分段的方法,能給短小的文章分段。
在分段的基礎上要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段落大意必須先了解每段的基本內容,再分清每段內容的主次,抓住與全文緊密聯係的內容,最後再概括出每段的主要意思。另外,中年級學生可采用把排列錯亂的小標題或段意,根據文章內容有條理地排列出來的方法,進行練習。
在輔導孩子劃分段落時可采用以下幾種常見的方法:
√ 按時間發展的順序分。
√ 按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分。
√ 按空間位置分。
√ 按不同的內容分。
如果學生掌握了分段的一些方法,就可以提高分段的準確性;同時也需要采取“對症下藥”
的方法,讓學生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分段方法。
(2)寫一段話,內容真實具體,條理清楚
這條也是難點。在寫作上,低年級是以句的訓練為主,到了中年級就要著重抓段的訓練。因為在寫作中,一篇文章是由幾段聯係起來的,一段文章寫好了,那麼寫一篇文章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了,所以在文章中最主要的構成單位就是段。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一段話時,可采用回答問題連成段的方法。比如要寫的一段話的主題是“今天家裏可熱鬧啦!”就可提出以下問題:
√ 家裏為什麼熱鬧,有哪些人?
√ 他們都各自在做什麼?
√ 熱鬧的情況怎樣?
把問題回答清楚了,這段話的主幹也就形成了,再稍加整理,一段完整的話就寫完了。這段話就要求層次要清楚,有具體內容,有重點,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在動筆之前要多觀察,抓住事物的特點去寫。
這樣,家長把握住了中年級語文的重點、難點,就不會出現盲目輔導的現象。
3.高年級段語文教材的重點及難點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的重點。一是能概括段落大意,歸納全文的主要內容和總結中心思想。
二是加強作文訓練,按要求或自擬題目作文,能選擇材料、編寫作文提綱,寫出有中心、有條理、有真情實感的記敘文。
小學語文教材、難點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總結中心思想。這是小學語文中較重要的一環。家長在輔導前首先要明確主要內容是課文的基本情節或要點,中心思想則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二者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