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聽到的內容立即進行分析整理的一種聽力鍛煉。主要是對內容混亂的、沒有條理的話語進行整理,去掉囉嗦無用的部分,提取要點加以梳理,使之變成較有條理的內容,以便正確理解。可以利用現成的練習材料,也可以請別人把一篇文章或一段話,打亂次序讀出來,聽後再將其整理複原。對於比較有條理的語言,則可邊聽邊分析,迅速抓住要點,找出中心,形成一個完整的綱要,以便從整體上把握聽到的話的內容。
(5)聽問的鍛煉
一種是聽別人說話,自己從中提出問題,即對所聽到的內容不但能夠辨別和理解,而且能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鍛煉聽的辨別能力和理解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種是聽別人提出的問題,然後按要求立即予以回答。主要是鍛煉聽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聽問鍛煉的關鍵是如何聽清問題,如何準確地理解題意。
(6)聽評的鍛煉
聽評就是對聽過的話進行分析和評論。它要求不但要聽得準,理解得透,能夠進行篩選和抓住要點,還要對聽到的話進行議論和評價,看其有無錯誤和漏洞,有無重複累贅,是否完整充分,是否具體深刻,條理是否清楚,中心是否突出,語言有什麼特點,有無藝術性,聽後有何感受等等。這是較高水平的聽的能力的鍛煉。評議可先從單項入手,然後逐漸趨向綜合。
3.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善於說話是現代社會對每個人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可以使人憑借不凡談吐令他人刮目相看,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幹,靈活地處理人際關係,因而成為現代社會中競爭優勝者必不可少的素質。
可是,說話,這不是每個正常人都會的嗎?難道還有人不會說話嗎?確實,盡管兒童在入學前已經掌握了應付日常生活的一般性口語,但是要把自己的所見、所感、所識、所想準確恰當地傳達出來,並且求得聽者的理解,這又涉及到說話人綜合運用語音、語調、語氣、詞彙、句式、邏輯等等語言的要求,在縝密思考的基礎上流利、得體地呈現,因而有著相當的難度,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能達到。對於孩子而言,正是掌握基本的語言技能,為獲得滔滔不絕的完善口才打下基礎的時期。而若忽視孩子口頭語表達能力的訓練,有可能嚴重損害孩子語言能力、交際能力、自我表現能力的發展,甚至影響其個性健康發展。
許多家長、教師都發現了這樣一個似乎矛盾的現象:很多孩子在一般的場合下隨便聊天時一個比一個能說,可是一到課堂發言、即興演說、當眾講話等正式場合,一旦要求他們用完整、規範的話語表達思想、情感,他們就臉紅膽怯、張口結舌,說不清也道不明了。
其實,這個現象並不奇怪,恰恰證明了日常口頭交流與較高水平的口頭表達能力是有一定距離的。前者存在於鬆散、隨便的情境中,基本上無需孩子選擇語言形式及剪裁語言內容,孩子也不會感覺到任何心理壓力;後者則在語音、語氣、語調、語速、姿態等形式方麵及遣詞用句、邏輯順序,材料選擇與組織等內容方麵均有較高要求。因此,勝任一般交談的口頭語言能力不難掌握,然而要想“更上一層樓”,就不那麼容易了,孩子是不是真正地伶牙俐齒也就在這裏見了分曉。
基本的說話能力是每個孩子都具備的,並且,每個孩子學習口頭語言表達的潛能都是驚人的。他們善於模仿,思維活躍,爭勝心強,更容易克服羞怯等不利心理。隻要教導得法,每個孩子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都會躍上新的台階。
4.開發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秘招”
孩子伶牙俐齒的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的教育、磨煉造就的。
那麼,為什麼一個學校一個班的孩子,他們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有的強有的弱呢?
那麼,為什麼上了朗誦班又上演講班,孩子的口頭語言還是貧乏無味呢?
那麼,為什麼“威脅利誘”、“軟硬兼施”之下,孩子還是張不開嘴、沉默寡言呢?
看起來,把自己訓練得伶牙俐齒似乎還得先找找其中的“秘密”。
其實,揭開其中秘密後,您會發現那些秘密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明擺著的,隻是我們許多父母熟視無睹罷了。
首先,要想孩子能夠伶牙俐齒,父母就要想方設法讓孩子樂於開口,愛說話。
盡管有的孩子一天到晚說個不停,有的孩子半天也說不了幾句,可是每個孩子在內心深處都有強烈的表達需要,這就是引導孩子從不說、少說到愛說、會說的最有利因素。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當孩子在大街上看到一輛嶄新的汽車,在園子裏看到一隻小鳥,自己看一本有意思的書時,他們常常會歡呼雀躍,或者自己拍手笑起來,這種時候,正是孩子急於開口表達的時刻。抓住孩子渴望表達的時機,做孩子的熱心、耐心聽眾,就在引導孩子愛說的問題上前進了一大步。
要讓孩子不是一時一刻愛說,而是養成敢於開口、樂於開口的習慣,那就需要在孩子開口表達時及時肯定、多多鼓勵。有時候,孩子由於經驗、知識的局限,他們的表達可能出現用詞、句式、讀音等各種錯誤。此時,成人一旦加以嘲笑,孩子便可能羞於開口,壓抑了他們的表達需要;有時候,成人因為工作忙,孩子嘰嘰喳喳地說話、詢問令成人心煩,往往會喝令孩子“閉嘴”,這樣做常常使孩子心情不快,沉默寡言。隻有對孩子的口頭表達抱有始終不變的熱情態度,多鼓勵,多進行正麵引導,避免粗暴批評或“揪小辮子”,這樣才能讓孩子樂於開口、愛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