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讓孩子掌握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父母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貫穿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讓他們在日常語言訓練的汪洋大海中熏染出色的口頭表達能力。
當您帶孩子去公園遊玩,不妨邊遊邊和孩子一起描述美好景致、評論所見、抒發所感;當您攜孩子逛商場,不妨和孩子一塊兒聊聊琳琅滿目的商品,用語言描摹外形、包裝,談談產地,議議對這件商品是否喜歡;即使吃飯、看電視時,也可以充分地利用起來,鼓勵孩子講講一天的所見所想所感,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此日積月累,年複一年,孩子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何愁不強?
再次,要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父母就要幫助孩子積累語言素材,使孩子有話可說。
積累語言素材可以通過多讀、多抄錄,多熟記名家名篇來進行。名篇優美典雅或精辟絕妙的語言既可作為孩子規範表達的榜樣,也可讓孩子“直接拿來”,為自己的表達增添文采和說服力。
積累語言素材還可以通過從報刊、廣播、廣告中汲取生動的“活”語言,使孩子的表達富有時代氣息,並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也別忘了提醒孩子虛心地向老師、家長、同學、鄰居等他人學習妥帖的用詞、形象的比喻、生動的敘述,博采眾長,使孩子的語言豐滿、生動。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讓孩子伶牙俐齒,可千萬注意豐富孩子的經曆、拓展孩子的興趣。正如清清山泉來自於源頭活水,高水平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是以孩子的廣博見識、開闊視野與廣泛的興趣為基礎的。
見多識廣,識廣言佳。
當孩子希望聽音樂歌曲、賞美術書法、訪名勝古跡之時,千萬別以為這是浪費時間;當孩子請求到體育場上角逐、在郵品、火花世界中徜徉、在棋盤上拚殺時,千萬別以為這是不務正業——其實,他們正在體驗生活,品味文化與人生,為滔滔不絕的口頭表達準備永不枯竭的源泉。
三、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是小學生應具備的一種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認讀能力、理解能力、語感、鑒賞評價能力等。閱讀能夠為孩子打開一個神奇的外部世界,為他們增添無窮的力量和快樂。
1.正確閱讀文章是學好語文的基礎
一般說來,語文的學習,從頭到尾就是讀。自古就有這句話:“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意思就是說,如果書讀得遍數多了,不知不覺間就能理解文章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思想。
在語文的學習上,有些學生不好好理解文章,隻是拚命記些生字、生詞,或做做聽寫練習。
當然這些學習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光在這上麵下工夫,就體會不到閱讀文章的樂趣,而且會漸漸變得厭倦語文學習。
能夠讀、寫生字和生詞,並了解它的含義,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聽懂別人的話和讀懂別人的文章。其二是為了使用它說話或寫文章。它是說、聽、讀、寫等的基礎。
——家教忠告
因此,在學習一篇文章時,首先應該從頭至尾讀一篇,了解文章的梗概,知道大概寫的是什麼。如果有不認識的生字或生詞,就把它用筆畫出來,做上記號,在讀完一遍以後,查出生字或生詞的意思。同學們平時查詞典可能知道,有時一個詞會有好幾種意思。這時候關鍵是要找出與文章內容相符的意思。
要想熟練地使用書中出現的生字、生詞,就應該明白這些生字、生詞在文章裏是怎樣被使用的,用的巧妙之處在哪兒。這樣,可以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
要讀懂文章的內容,學習文章的結構是很重要的。因為文章的結構根據文章的種類不同而不同,所以必須結合文章的種類來分析其結構。掌握了閱讀文章的方法,那麼就可以使用這些方法來自己閱讀文章,寫作文。
2.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識字離不開閱讀,但識字不是目的,閱讀才是目的。閱讀能使孩子打開一個神奇的世界,增添無窮的力量和快樂。
對孩子的閱讀應該從“呀呀”學語時抓起。開始時可以口授簡單的兒歌、講故事,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後可逐步擴大閱讀量,使孩子博聞廣記、開拓知識麵、提高理解能力。
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首先要給他們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父母要在充滿父子、母子親情的氛圍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書的世界裏。在孩子“呀呀”學語時,對他來說,父母同他一起讀圖畫書是一件最快樂的事情。每當在他身旁為他讀書時,他就會感到親切、愉快。這時,他會感到,父母就是這個世界上最親愛的人,父母的聲音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在共同讀圖畫書時,父母對故事的理解和感情的變化必然通過聲音表現出來,以此喚起孩子的共鳴,引發孩子對閱讀圖畫書的興趣。如果做父母的不讀書、不看報,那麼孩子的閱讀興趣是很難培養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