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指導孩子寫好作文的有效方法(2)(3 / 3)

什麼樣的書算基本的呢?一種是每個少年都應該讀的,像方誌敏烈士寫的《可愛的中國》,《雷鋒的故事》……這樣一些能幫助我們提高思想境界的書。還有一種,是孩子們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某個學科方麵的書。例如,有的孩子喜愛數學,《趣味數學》就是他的基本讀物;有的小朋友喜歡曆史,《上下五千年》就是他的基本讀物,等等。這種書雖然因人不同,可又都是需要認真地讀、深入地想的。因為,這都是孩子們提高思想、豐富頭腦所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指導孩子寫讀書心得的第二步是引導他們進行思考。那麼,怎樣思考,又怎樣落筆呢?

讓我們以《少年彭德懷》為例,具體地談談吧。

首先,要對全書有個總的印象,弄清書裏寫的是什麼意思。讀完這本書,對少年彭德懷是個怎樣的人,應有個較全麵、較準確的印象。例如,從《他變了個樣子》等節看到彭德懷的堅韌,從《討來的飯,我不吃》等節看出他的倔強的骨氣……分節讀完,再綜合起來想一想,那麼,一個嫉惡如仇、英勇無畏的英雄少年形象就鮮明地、完整地站在我們眼前了。有了全麵的印象,才能寫好心得筆記。

但是,這並不等於複述一篇全書梗概。那種抓住很多例子去一個個地大麵積發揮感想的寫法,也不可取。因為那樣突出不了重點,體會也隻浮在了表麵上。要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兩點,多想想是哪些地方打動了自己。例如,寫少年彭德懷發現“國民政府”派來“救濟”

災民的官員,就是前不久還在煤礦上殘害礦工的大管事,他立即把這真相告訴給暴動的饑民首領,使群眾避免了損失,也使壞人受到了懲罰——完成這件義舉的彭德懷,當時隻有十四歲!這不就是十分感人的重點嗎?抓住類似這樣的重點,就可將讀書心得寫得深入了。

3.輔導孩子寫好寫景記敘文

寫以景為主的記敘文,也是孩子常進行的一種作文訓練。它以培養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為目的。

為了培養孩子寫好寫景記敘文,家長應利用節假日多帶孩子去公園郊區,以及其他景色優美的地方遊玩,遊玩中可要求孩子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給父母進行複述或講解。在具體動筆寫作時,應要求孩子:

√ 仔細觀察描寫對象。觀察要準確,要抓住描寫對象的主要特征,例如形狀、色彩、聲音、動態、靜態等方麵的特征。

√ 要寫自己喜愛的景物。實際上,即使單純的寫景也是要表現作者主觀情緒的,也是要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寫景時,不僅要注意文辭優美,還要表達自己熱愛大自然的主觀感情。

√ 要注意描寫對象的順序、層次重點、景物間的關係及景物內部各部分的關係,要有順序地把這些寫下來,或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或由外向裏,或由裏向外……不要亂寫一通,使讀者不得要領。

√ 文辭要優美,語言要生動、形象。除此以外,還要多運用一些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這樣,給人的印象才深刻。

4.指導孩子寫好狀物作文

指導孩子寫好狀物作文,是訓練和提高孩子寫作水平的基本途徑之一。

狀物的“狀”,就是用文字對物體臨摹(也就是陳述);“物”主要指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和靜態實物。練習寫這類文章,能鍛煉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認識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父母指導孩子寫狀物作文,著重要結合下列三點要求:

一是言之有物。即作文要寫出物體的形狀、顏色、結構、現象、景象、用途、意義等,最主要的是寫出物體的特征。

二是言之有序。即狀物時要條理清楚,有詳有略。寫作順序和觀察順序一致。

三是圍繞中心思想來描述,同時,寫出作者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