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5×3
=1000×3
=3000
2.5×2.4
=2.5×0.4×6
=1×6
=6
後兩道是從前兩道發展變化而來的,把比較明顯的簡算條件隱蔽起來了,這一點大人們可能會一目了然,而孩子們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輔導中,應注意點撥,揭示出難易之別在於條件的直接與間接,所謂一語道破天機也。
當孩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後,我們可以讓他們試著把8×3×125這道淺顯的簡算題變複雜一點兒,讓孩子出題考考家長。如可以變成2×3×4×125或2×12×125,等等。
另外家長還可以編幾組難易對比的練習題,讓孩子觀察。
這樣做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他們出題考家長,一定會絞盡腦汁,興趣盎然。更重要的是在參與探索的學習活動中,在把容易題變難的過程中,悟出解答難題的方法,獲得成功體驗。
快樂的學習離不開孩子的參與,深刻的理解源於大人們的點撥,成功的體驗是我們共同的喜悅。
——家教忠告
(3)合理要求、逐步提高
家長對孩子的希望可以高一些,但不能操之過急,應定期給孩子提出具體、合理的要求,使他們感到看得見,夠得著。如果您孩子成績很差,及格很困難,那麼應該在具體輔導的同時,提出爭取60分的近期目標,隻要達到這一目標,就應該表揚、鼓勵,當成績基本穩定後,再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如果您的孩子成績中等,在70~80分左右,應該首先要求他穩定80分,達到這一要求後,再逐步提高。除了製定考試分數的近期目標外,還可針對孩子數學學習中的薄弱環節,製定出努力的方向。如果您的孩子學習很成問題,您可以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比如先攻計算關,在每次的考試中爭取計算少出錯,不出錯,當然如果出了錯,可以幫助他分析原因,以利再戰,等到攻克計算關,我們再來攻文字敘述題、應用題、幾何題、概念題,等等。這樣孩子學習上有方向,家長輔導起來目的也比較明確,容易有的放矢,見效快。
當孩子在家長的輔導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進步,他自然會樹立起自信心,不再厭倦學習,向著更高的目標努力。
三、教孩子“讀”數學的方法
數學學習的學法指導像其他學科學習的學法指導一樣,也要重視讀書方法的指導。這樣就能給孩子一把求知的鑰匙,讓孩子自己去打開數學知識寶庫的大門。
1.教孩子對數學預習性地“讀”
預習是孩子學習新知識的一種準備活動。預習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進行學習上的“火力偵察”,了解自己在學習新知時可能遇到的情況,以便集中精力進行定向學習;二是排除學習新知識的一般障礙,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
根據預習的一般要求,家長應教給孩子如下的讀書方法:
一是利用工具書,排除文理和事理障礙,從而讀通教材內容的方法。孩子讀數學書的障礙主要有文理、事理和算理三個方麵。弄懂文理就是要通過查字典、掃除文字“攔路虎”,讀通教材內容;弄通事理即可通過查工具書,弄懂教材中所涉及的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知識。排除了這兩方麵的障礙,才有可能學習數學知識和數學道理。
二是根據教師的預習要求,初步了解新知識內容的方法。主要是學會把課題和課文內容聯係起來,想想教材講的是什麼問題,新知識與舊知識有什麼關係和聯係。初步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係,從而易於理解新知識內容。
三是邊讀邊劃、適當批注,初步勾畫出教材的重點、難點與質疑問難的方法。
家長如能科學合理地指導孩子對功課的預習,將對孩子順利學好各門功課,特別是數學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決不能忽視對孩子預習的指導。
2.教孩子對數學創新性地“讀”
有些教材內容難度不大,新舊知識間的聯係性較強。為了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調動孩子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可放手地讓孩子自學,家長則伺機點撥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讀書的目的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礎上理解教材,掌握教學內容。
家長應重點指導孩子學會以下三種方法:
(1)整體與部分結合的讀書方法主要是強調三讀:一是初讀,從整體上初步了解學習內容,知道講的是怎麼一回事;二是細讀,逐一研究新知的內容,把握各部分內容的要點;三是精讀,由部分而整體地思考所學新知的基本精神,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對於概念,就是要知道概念的產生、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對於應用題,就是要思考解題的思路、解題的規律與關鍵所在。
(2)“三結合”閱讀法小學數學的基本知識一般都是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通過直觀圖形,結合文字說明而展開的,並且通過算式加以具體化。所以,讀數學書一定要堅持看文字、看圖形與看算式三者的有機結合。隻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教材的內容,把握教材的精神實質,並且學會具體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