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幫助孩子學好數學的有效方法(2)(1 / 3)

(3)重點讀思法學習數學,不管是帶著問題去尋求答案的閱讀,還是在討論中進行的閱讀,都要求在一般閱讀的基礎上,重點閱讀、重點思考。因此,家長要教給孩子重點讀思的方法,讓孩子學會聯係一般內容,抓住重點問題,讀讀想想,想想讀讀,必要時與家長相互議論,結合互議再進行讀和想。

3.指導孩子對數學消化性地“讀”

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信息傳輸的過程。從信息的輸入到信息的消化加工及信息的儲存,再到信息的輸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係統。在此過程中,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看書消化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隻有通過看書消化,才能把所吸收的新知識變為深刻理解、確信無疑和自覺接受的東西,才能真正內化。

指導孩子進行消化性的自學讀書法,主要有三點:

√ 在看書的過程中,要讓孩子把老師講的和書上說的聯係起來,看看想想;把結論與推導過程聯係起來,看看想想;力求深刻理解學習過程,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掌握教材內容的精神實質,而不是死記硬背結論。

√ 在看例題的時候,要求孩子不僅要在弄懂上下工夫,而且要認真思考例題的特點、解題的規律,進行積極的消化,在消化中升華提高。

√ 要求孩子通過品味鑒賞,理解記憶。語文課經常要品味鑒賞文章的絕妙之處,數學課在消化閱讀的過程中也應該鑒賞,主要的是鑒賞解題思路與方法的巧妙,通過鑒賞,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4.指導孩子對數學應用性地“讀”

應用是把新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步驟。應用,主要是進行作業與練習,但是也離不開讀書。教給孩子應用性的讀書法,主要應強調四點:

(1)先讀書,後做作業一般孩子的學習任務觀念都很重,有了作業常常是“不問三七二十一”,拚命先把作業完成了再說,因此時常發生在新知識尚未理解記憶的情況下,就急急忙忙去做作業,以致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翻書查公式、找依據,做作業的速度慢,而且效果也差。所以一定要指導孩子在動手做作業之前,先翻翻書,看看自己對新知識是否都弄懂了、記住了,然後再做作業,要養成先看書後做作業的習慣。

(2)邊閱讀,邊聯想即指導孩子在進行應用性閱讀時,要借鑒教材範例,進行擴大應用範圍的思考,用讀書帶應用,使學習收到舉一反三的實效。

例如,學習“梯形的麵積”時,學習了梯形的麵積公式,通過對例題(東風隊新挖一條渠道,橫截麵是梯形,上底2.8米,下底1.4米,高1.2米。它的橫截麵積是多少平方米?)的閱讀和思考,知道了梯形麵積公式的應用方法。

這種思考,就拓寬了應用的視野,提高了解題的靈活性。

(3)結合應用,閱讀相關內容的課外讀物教師所指定的學生在課內外進行的書麵作業是有限的:一是數量有限,一般不超過半個小時;二是形式有限,半小時內作業量,所反映的課內所學知識去應用範圍和表現形式有限。所以,為了拓寬孩子的思路,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家長要指導孩子學會結合所學知識去應用,閱讀《少年報》、《孩子學數學》等課外讀物上的相關內容。這類應用性閱讀的基本要求是:

閱讀與所學新知識的應用相結合,突出重點,研究應用。

著重思考所學知識有哪些與課本作業形式不盡相同的應用,應用的方法與技巧是什麼。這種思考長知識,長智慧,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發展學生的智力。當然這類應用性的閱讀,必須在孩子完成規定任務的基礎上,啟發他們自覺進行。這對於學有餘力的孩子,是讓他們在學習上“吃得飽”的一條重要方法與途徑。

(4)根據作業的要求,認真讀書做練習題隻是數學作業中的一個要求,為了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引導孩子深入探討數學應用上的問題,家長還要提出看書的要求。要求孩子認真看書,該熟記的內容,要運用科學記憶的方法,牢固地加以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