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之內,中國人登月將成現實
名家麵對麵
作者:白玉磊
“估計10年之內,中國人登月就不再是淒美的神話,而能變成真正的現實。”2014年5月12日,在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江蘇省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的“航天科技連著你和我——院士專家江蘇行”啟動儀式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係列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透露了這個消息。
探月究竟有什麼用、中國人什麼時候能登上月球、“嫦娥三號”和“玉兔號”的現狀如何、“嫦娥四號”“嫦娥五號”“嫦娥六號”又將何時發射、大推力火箭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直接益處……這些中學生很感興趣的科學問題,龍樂豪院士一一作了解答。
“嫦娥家族三姐妹”結局不一
說起大家熟知的“嫦娥家族成員”——“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這“三姐妹”的最終歸宿可以說大不一樣。
作為“嫦娥家族”中的“大姐”,“嫦娥一號”於2007年10月24日發射升空,在完成獲取月球表麵三維影像等任務後,2009年3月1日,它以撞擊月球預定地點的方式,結束了它的使命。這樣做的目的,是為後續探測器能精確地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打下基礎。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成功奔月,開始了它的星際旅行。它先是給月亮拍了一張高清晰的立體全身照,隨後又從月球軌道出發,飛赴日地拉格朗日L2點觀測太陽,並給小行星“戰神”拍了首張高清照。“嫦娥二號”最為重要的任務是測試深空探測能力,為以後進行火星等其他深空探測打下良好的基礎,並儲備一些寶貴的信息材料。
現在,“嫦娥二號”已經旅行到哪裏了呢?龍樂豪院士透露,如今“嫦娥二號”在太空已經旅行快4年了,它已經飛行到了距離地球1億千米的深空,但是它“身體狀況”一直良好,攜帶的能源也很充足。“它可以飛行到距離地球3億千米處。”龍樂豪院士說。
盡管“嫦娥二號”距離地球越來越遠,但它的行蹤依然在監控中,龍樂豪院士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就像放風箏一樣,“嫦娥二號”飛得再遠,它的風箏線卻始終在中國科學家手裏。龍樂豪院士說:“我國的遠距離測量與控製能力非常強,現在,我們不僅知道它在哪裏,還知道它在幹什麼,這非常難得。”
但是,“嫦娥二號”最後也不會返回地球了,它將在太空中繼續飛行下去,一直到能源耗盡。
在“嫦娥家族”中,被稱為“三姑娘”的“嫦娥三號”最受關注。2013年底,“嫦娥三號”攜帶“玉兔號”月球車成功登月,如今,“玉兔號”的設計壽命已滿,“嫦娥三號”的最終歸宿也是留在月球上,在能量耗盡之前盡可能地進行各種科學探測。龍樂豪院士說,雖然目前“玉兔”在月球“生病”,已是不能“痊愈”,但事實上,“嫦娥三號”的目標就是在月球上落下去、動起來,就這一點而言,“嫦娥三號”已經圓滿地完成了它的任務。
“嫦娥四號”的落月計劃可能取消
“嫦娥三姐妹”都已經完成了它們的曆史使命,那接下來又該誰出場了?此前有消息稱,“長征五號”火箭將在2014年攜“嫦娥四號”衛星登陸月球,但據龍樂豪院士透露,2014年應該不會發射“嫦娥四號”,也許,“嫦娥四號”落月的計劃會取消。
龍樂豪說,2014年要用“長征三號乙”火箭做一個飛行試驗器實驗,具體做法是,搭載一個探測器從地球上起飛,繞著月球轉,然後再以每秒超過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看它能不能安全著陸。“這一切都在計劃之中。不過,這一次的飛行試驗器不會落在月球上,主要目的是驗證它以第二宇宙速度飛行、再度回來的時候,會不會出問題。”
“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就像“嫦娥二號”是“嫦娥一號”的備份星一樣。設計人員最初的設想是,如果“嫦娥一號”發生意外沒有完成繞月,“嫦娥二號”將去執行同樣的任務,後來,“嫦娥一號”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嫦娥二號”隨即改變了原先的任務設定,改為深空遊。現在,“嫦娥三號”完成了落月後再動起來的任務,但“玉兔”卻生病了,這給“嫦娥四號”帶來了難題。“本來‘嫦娥四號’是作為‘嫦娥三號’備份的,現在,‘嫦娥四號’會不會再上去繼續完成這個任務,還沒有最後定。”龍樂豪透露,“嫦娥四號”會不會飛天、什麼時間飛、任務是什麼,現在都沒定,目前看來,可能會取消“嫦娥四號”落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