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我退休了,就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了(1 / 1)

張老退休前是一名教師,教了一輩子的書,可謂是桃李滿天下。這不剛迎來了兒媳婦,又接著辦了退休。這對於張老來講是從來都沒有過的輕鬆和自在。

張老從小就愛吹口琴,隻是當時家庭條件不好,隻有一隻破口琴,還沒有像樣的老師教。小時候的張老隻能憑感覺吹吹口琴,卻一直都沒有奢望過能有機會學習。現在退休了,突然看到不知道是哪年帶的學生送給自己的漂亮的口琴,他的心一下就被觸動了。他想:一定要趁這個機會學習吹口琴。

張老的老伴比張老退休還早,看著張老退休了,心裏很開心。終於有人能陪自己一起逛街、一起買菜、一起鍛煉身體了。可是沒有想到,張老一退休就紮進了學習口琴的培訓班。培訓班裏都是那些為了學習特長而來的孩子們,就張老這麼一個老大人。對此,老伴不理解,和張老鬧過很多次,但是都沒有什麼效果。

而張老學習口琴除了兒子支持外,兒媳婦也不支持。兒媳婦說,本來還想著等公公也退休了,就生個孩子,讓公婆給帶著呢。沒有想到他一退休就進了口琴學習班,學這東西有什麼用呢?又不用升學考試……

對於家人的不理解,一向脾氣很好的張老心裏也很不開心,他解釋說:“我這大半輩子都沒有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現在退休了,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難道真的那麼難嗎?”

從張老的話中,我們不難體會到他的心情。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那麼一點點理想和奢望,隻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不能將自己的這些理想和奢望一一實現,我們能做的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遷就著這個社會。如此而已!張老想學口琴,應該說是一種樂趣和愛好,是一種理想。對於家人來講首先應理解張老的這種心理,其次是給張老一定的鼓勵,如果真的需要張老為家庭做出某項犧牲,也可以和張老講清楚。但是心理學家建議,讓老年人有一個自己的愛好和樂趣,對老年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能很好地避免老年人的內心孤獨感。

就張老這個情況,心理學家給出了如下建議。

一、老伴和張老一起尋找口琴的樂趣

首先,就張老的老伴來講,她盼望張老退休的目的是為了讓張老陪自己鍛煉身體、逛街,從而使自己有了個伴。對此,可以和張老提出條件,比如準許你一個星期學習三天的口琴,你必須有四天的時間在家陪老伴。因為培訓班學習,純粹是張老的一個心願而已,他要的也是學習口琴的樂趣,不是參加什麼比賽或考試,因此,相信張老會同意的。

其次,如果張老的老伴對口琴有興趣,也可以買一把口琴和張老一起學習。這樣業餘時間,兩口子還可以切磋技藝。

二、兒媳婦應端正態度

在我國,很多兒媳婦覺得讓老人給自己看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事實上並非如此。老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如果老人不願意看孩子,做兒媳婦的高興也好、不高興也好,都應明白他們有權利這麼做。而且他們不看孩子,也並不代表他們不愛孩子。

現實生活中,有些老年教師在退休後會被某學校反聘,這種情況下有些老人接受了,有些老人不接受。事實上,大多數的老教師從心裏都是願意接受的,這會使他們從心裏感覺到自己還有熱量,對這個社會還是有用的。而且時不時地和學生接觸,能使他們經常回顧自己的教學生涯,對他們的心理調節是有好處的。然而有些時候,這些老人的家庭成員會對這些做出反對,比如說帶一節課沒有多少錢,何必呢?既然退休了,就在家好好休息吧,別再拋頭露麵了。有些老人為了遷就家人,不再出去了,而是按照家人的安排來生活,但是他們的心裏未必真的很幸福。為了避免老人抑鬱,我們必須學會尊重老人自己的選擇———退休了,就讓他們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