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我是一家之主,就要我說了算(1 / 1)

曉晴和丈夫的感情很好,他們是自由戀愛結的婚。曉晴從一開始就很尊重公婆,對他們非常友好。每逢過年過節都給他們送很多禮物,彼此都有好感。但是,矛盾卻從曉晴和丈夫結婚後住進這個家開始了……

那天,丈夫剛吃完晚飯,要帶曉晴出去轉轉。公公想讓兒子刷完碗再去,兒子像小時候一樣調皮地說:“爸,你刷吧!我明天———”公公站在兒子背後,大聲喊著:“小兔崽子,不要以為有了婆娘就可以繼續偷懶……。”餘下的話曉晴實在是聽不下去了,就放開丈夫的手,去刷碗了。

曉晴並不是因為刷碗而心裏不開心,而是因為公公的話。曉晴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正因為如此,她對長輩從來都是很尊重的,而且不說半點粗話。但是,曉晴的公公確實很粗俗,這點在結婚前、沒有住在一起的時候,她沒有發現。雖然曉晴現在很反感,但是卻從來都不敢說什麼。由於丈夫是獨生子,他們的孩子又小才1 歲,還要上班,不得不和公婆一起生活。對於公公的這些言行,曉晴和丈夫也有意見,但是丈夫不敢說,因為公公從來都是非常不講理的。試過和公公溝通,但一點效果都沒有。也試過從婆婆入手,但婆婆是一個很傳統的女人,對公公的話從來都是言聽計從,無論他做得怎麼不對,她都讓忍著。有一次,丈夫對公公有意見,想通過婆婆間接地溝通一下,沒有想到卻遭來了婆婆的不滿:“誰讓你是他兒子呢,他是你爹!”

事實上,婆婆心裏也知道公公的問題,知道公公也不講道理。但是她也明白兒子和媳婦的感情好,婆婆對此很嫉妒。例如,每次吃飯時,他總是先給曉晴挾菜,公公婆婆看不慣。而每次丈夫和婆婆爭執時,曉晴總是向著婆婆批評丈夫,而婆婆卻把矛頭指向曉晴,這讓曉晴很為難,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而曉晴和丈夫發生矛盾的時候,婆婆不僅不懂得勸架,而且還慫恿兒子打曉晴。對此,曉晴想或許還可以理解,因為婆婆年輕的時候肯定也是被這位不講理的公公打過來的。而丈夫也沒有按照婆婆的說法做過,因為丈夫畢竟是愛曉晴的。而且丈夫知道曉晴在這個家裏很委屈,曉晴也不敢對自己的母親講這些事情,主要是怕他們擔心,但是這樣的日子確實太難過了,曉晴經常為此睡不好覺。

曉晴的公公很明顯的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心理,事實上,通過故事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公公的這種心理其實是在婆婆的忍讓和慫恿下滋生起來的,正是因為多年來婆婆的忍讓,使公公將自己當成了一家之主,一切都要自己說了算,而從來都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這種心理對於老年人來講,一旦形成,想改變是很難的。這就如同要改變老年人的做法和習慣一樣,需要兒媳婦做出一番努力才行。

一、和丈夫一起想辦法

如果你們家和曉晴家一樣,也有這樣的情況,那麼最好是和丈夫先溝通一下,共同努力尋找解決的辦法,一切以避免衝突和矛盾為主。如果確實不行,還可以考慮帶著孩子搬出去自己住,困難會有,但要考慮如何更有利,尤其對孩子的影響,同時方式方法要講究一些。

二、和婆婆多談自己的苦衷

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講,社會的轉型使得競爭非常激烈,而和諧的家庭則能給他們無限的動力和支持。對於這一點作為公公婆婆那一代人很難看到,他們看到的或許隻是自己小時候吃過多少苦,挨過多少餓,而兒媳婦出於對公婆的尊重,很少和他們講一些工作上的不順心。

對於曉晴的婆婆來講,她或許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被自己的老公打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為什麼這個兒媳婦就可以將兒子擺弄得服服帖帖的?這麼想的話,婆婆自然會嫉妒兒媳婦。所以,兒媳婦必要的時候應懂得向婆婆示弱,比如讓婆婆知道你也很不容易,為了這個家,為了自己的孩子,為了給老公買一點什麼東西,自己得拚命地工作。婆婆可能就會體會到你的不容易,從而感受到其實你雖然在這方麵沒有吃過苦,但是你的精神卻壓力很大。如此,婆婆的惻隱之心就被調動起來了。

三、正確認識矛盾

對於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其實都是內部的矛盾,並沒有上升為階級矛盾。對於父母來講,不管是公公還是婆婆,都是想讓子女好的,隻要你讓他們意識到你們是幸福的,父母的心裏或多或少都會得到一些安慰。至於那些嫉妒之心,隻要你們的幸福流露得恰倒好處,他們自然就會淡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