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看清楚來人,心中不由苦笑不已。
說起來自家祖先還是來人世代的家臣護衛,這關係委實近的很,而且麾下親軍大部也與來人關係匪淺,若是翻臉不認,恐怕軍心也會受到波動。
更何況兩軍陣前不斬來使,於情於理,宇文泰隻能催馬上前,與來者對麵。
“楊忠賢弟,別來無恙啊......”
來人正是適才覆滅禁軍的火字營統領楊忠。
“黑獺哥,我是無論如何都沒想到是你統領叛軍攻打洛陽,爾朱大帥對你可是不薄,兄弟我更是拍下胸脯做的擔保,你如此背信棄義,對的起我們死去的阿爹嗎?”楊忠臉上滿是黑漬,又陰沉著臉,頓時讓宇文泰倍感壓抑。
楊忠的阿爹征討六鎮叛軍時意外身亡,所部護衛也傷亡殆盡,楊忠與其伴讀宇文泰也都成了孤兒,唯獨另一位伴讀李虎的阿爹逃得性命。
李虎一家是蜀山後裔,故而蜀山挑選弟子之時,宇文泰、楊忠和李虎同時被看中,隻不過楊忠不願背棄家傳,而李虎也不願離家遠行,唯有宇文泰心懷大誌,便獨自上了蜀山。
後來宇文泰投到葛榮帳下,所聚的部曲卻是楊忠阿爹的舊部,本來這些人大多也不事軍伍,但宇文泰以楊忠阿爹的名義相召,由不得他們安享餘生,甚至連兒子女婿也都被收進宇文泰大營,成為其嫡係親軍。
楊忠李虎等人那時早就被爾朱榮收在帳下戍邊,根本不知道家鄉變故,等得知消息後,雖然頗為不滿,但木已成舟,再想召回卻也是鞭長莫及。
直到爾朱大帥奉旨平定葛榮叛亂,宇文泰卻是主動找上門來,求楊忠李虎看在幼時的情分上,替他向大帥請降,並願意作為內應以破葛榮大軍。
楊忠知道事關阿爹舊部數千鄉親的身家性命,便親自向而朱大帥獻計,擔保宇文泰所部可以裏應外合以破賊軍。
爾朱大帥欣然采納,於是便有了七千鐵騎破葛榮的驚人戰績。
一戰而勝之後,爾朱大帥對宇文泰頗為欣賞,更是將收編降軍的重任交付給他,哪想到這宇文泰暗藏心機,竟然和元詡勾結,以至弄到眼下這個地步。
楊忠百悔莫及,本想不管不顧轟死他了事,可數千鄉親就在城下,可恨那宇文泰竟然不用別的士卒,直接就把武川子弟往死裏逼,若再不阻攔,等自己回鄉之日怎麼去麵對他們的妻兒,難道承認他們都死在自己的刀下......
時間緊迫,由不得楊忠多做考慮,這四奇營本身是爾朱大帥的嫡係親信,驕橫也是慣了,雖然對子攸也是敬重有加,但事態緊急之下,楊忠桀驁的本性卻是暴露無遺,也不跟其他人商量,直接衝到城下。
宇文泰見楊忠已然令附近的親軍神色異常,若不出言阻止,恐怕今日攻城之事便隻能作罷,當即開口道:“賢弟此言差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所作所為對得起天地良心,元魏大勢已去,當今英雄,誰不願乘勢而起,就算我不做,還會有其他人圍攻洛陽,這是天命所趨,元氏怨不得旁人。楊賢弟,你又何必為一垂死之人鳴冤呢?”
楊忠輕蔑地瞅著宇文泰,哼道:“黑獺哥,從小你就能言善版,可就算你說得天花亂墜,你也休想騙到我,當著這麼多鄉親的麵,你敢說一聲,你不是想讓他們去攻城送死?”
宇文泰聽罷此言,卻是哈哈大笑起來,接道:“送死?賢弟,你太不了解咱們武川雄師了,”說罷,將馬匹一撥,在自家軍陣前飛奔來回,高聲喝道:“兒郎們,你們當年的少主說,我是讓你們攻城送死,你們說,是願意跟著我去送死呢,還是要像咱們少主期望那樣,老死在武川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