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2 / 2)

半路上他的車陷在一個水坑裏,正巧有一農婦背著柴從山上下來,他請她幫忙。那憔悴又黑瘦的農婦,便默默用自己的柴墊他的車輪,那農婦便是她要找的人。他當然是萬萬想不到也認不出她來的,而她卻知道眼前正是自己永愛不泯的男人,但是她一句話也沒說。她當時又能說什麼呢?看著他的車輪碾著她的柴轉出水坑,她隻是重新收集起弄得又是泥又是水的柴,重新背起罷了。他實在過意不去,給了她100元錢作為酬謝,那100元錢當然是她的生活所非常需要的,但是她竟沒接。她默默對他鞠了一躬,背著柴捆,壓得腰彎下去,一步一蹣跚地走了……徐兆壽:這兩個事件都是父母包辦婚姻造成的,組織包辦實際上就是封建禮教的另一種形式,這是我們回避的。例如那個安徽農村的婦聯,為什麼還要給這出悲劇加上如許的遺憾?她們是什麼用心?也許在她們看來,這是為那個還有著16歲夢想的婦女著想。在一般人眼裏,他們這又何苦呢?即使相見又能怎麼樣呢?他們相隔懸殊,肯定也是不幸福的,不如留下些遺憾吧。我相信當人們看了這個故事後,持這種態度的人不在少數。但是,所有人都侵犯了一個真理——這一切應該由她自己來定,這不僅僅是侵犯了那個婦女的自主權。人們還是生活在愚昧之中,盡管這種愚昧看上去也是很美的。劉達臨:那個時代畢竟過去了,人們享有的婚姻自由度也大大增加了。據1989年至1990年全國兩萬例“性文明”調查,90年代初婚姻途徑的狀況:非自主婚姻,城市居民占2%,農村居民占4.3%;自主婚姻,城市居民占97%,農村居民占95.2%。從這些數據來看,時代的進步是很快的,但是,那些舊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是不會自行退出曆史舞台的,它至今在社會生活中還占有相當大影響,據調查,我國目前城鄉夫妻屬於包辦婚姻的占2%,比率雖不小,但如以全國有兩億家庭、兩億夫妻計,那就有500多萬對夫妻、1000萬人處於這個狀況之中,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了。直至20世紀後期,在少數地區,包辦婚姻數量之大、情節之嚴重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如黑龍江省1978年未給予登記的13427對夫妻中,經審查就有867對是包辦買賣婚姻。廣東省高州縣大坡區良垌鄉自1980年到1986年結婚的有83對,其中屬換親的就有40對,占48%。徐兆壽:在我老家現在出現這樣一種情況:近年來,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村裏人也不像過去一直呆在家裏,現在都出去了,到外麵去打工。有些是父子都出去,打兩三年工才能勉強讓一個兒子結婚。他們給女方家的彩禮相當豐厚,幾乎就是買賣婚姻。不知道這種情況在其它地方怎麼樣?劉達臨:由於文化上的落後和經濟上的貧困,很多地方把女人視為可以買賣的物品嫁出去,它表現為多種形式。一是明碼標價,進入人肉市場。在東北農村,五六十年代流行過“單眼皮200元,雙眼皮400元”的說法,自進入80年代以來,女人的“價格”與日俱增。二是較多地以收取彩禮的形式出現,這是被風俗習慣掩蓋著的帶有買賣因素的行為,它是勞動力由娘家向婆家轉移的一種物質補償。據全國婚姻研究會等有關部門的統計,彩禮數額達3000元以上的地區,1980年隻占全國農村的0.5%,到1986年已占10.5%,有的省高額彩禮區達47%。1980年娶個媳婦一般花彩禮100元至300元,而六年中漲了10倍,但在這期間農民的平均收入隻不過增加了1.1倍。買賣婚還有一種赤裸裸的形式,就是直接把女子賣錢,有人還靠賣女兒成了“萬元戶”的,如山西省蔣家坪村的楊晚成將三個女兒一共賣了13300元,買主無一例外都是傻子。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抗婚而自殺、他殺、私奔、出逃的事層出不窮,造就了許多人間悲劇。徐兆壽:我們如何來盡快地治理這種現象呢?劉達臨:一是以行政、法律的手段加以製止;二是從觀念上加以改造,現在農村特別是一些十分貧困的鄉村,舊的封建觀念還很興盛,新的婚姻觀念和平等觀念根本沒有生存的可能,所以要加強移風移俗的宣傳;三是從經濟上加以消滅,買賣婚姻從根本上講還是貧困導致的,是貧困導致了當地落後愚昧的婚姻風俗,是貧困剝奪了婦女的經濟權利,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