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適彼樂土之一(1 / 2)

逝將去女,

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

爰得我所。

這是我國古代《詩經》中《碩鼠》的一段,意思是人民再也無法忍受統治者的橫征暴斂,他們將要到一個新的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樂土”。

縱觀整個中國的曆史,大規模的遷徙,不勝枚舉。諸如盤庚三遷、平王東遷等,這都和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分不開的。那麼,在此之前,更遠一點的小黃帝生活的時代,搬遷更是家常便飯。不過,華夏民族畢竟不屬於遊牧民族的一類,而是屬於長期定居,短期移居的,並且隨著自身改造大自然、抵禦外在風險的能力的增強,定居的時間自然就越來越長了。到了後世,隻有在改朝換代或者是除非有特大自然災害發生,人們才不得不搬遷。而今,小黃帝和他們的村人將要搬遷到黃河岸邊的一個新的“樂土”去了。

今天其實是個狩獵的好日子,氣候涼爽而不幹燥,野獸們也許已經“出門”到處覓食了。已經有了豐富的打獵經驗的小黃帝要是在平時,他是絕對不會放棄這麼好的打獵時機的,加上他在項先生那裏學會了如何的使用奇正之法和部分的伏羲八卦的知識,應對這些該死的畜生早已不在話下。

小黃帝一家計劃很早要出發,他爸媽,少典和附寶提前一天就收拾好了全家的大小細軟,隻等村長一聲令下。

天還沒亮,外麵就已聽得到有人走動,吵醒了小黃帝的好夢,他翻了個身,差點滾下床頭,還好及時的抓住了床沿。這張床還是小黃帝剛出生的時候,他父親少典用石斧一點一點的砍出來的,略顯粗糙的床沿早已被小黃帝嬌嫩的身體磨得光溜溜的,而且很好用。不過,這張床父親決定把它送人,至於送給誰就不知道了。原因是小黃帝已到了長身體的年齡,小床很快就撐不住小黃帝一天比一天高大的身體了。所以,送人是必然的。

少典和附寶此時早已不聲不響的來到小黃帝的床邊,他們還以為兒子在呼呼大睡呢,誰知他早醒過來了,隻好尷尬的相視一笑。兒子也成了小大人了,看來再也不用他們像以前一樣過多的操心了呢。

早飯,冒著騰騰的熱氣的野豬肉的香味充溢整個房間。小黃帝對他爸媽尷尬一笑,然後用力地吞咽了一大口涎水,一個翻身坐了起來,起身,洗臉。。。

“快點吃,多吃點,等會我們把東西都帶齊全,不要落下什麼。”媽媽附寶笑眯眯的看著吃得正香的小黃帝。

小黃帝顧不上說道,隻是點點頭。

少典也在旁邊說道:“這次搬遷至少要一天加上一個晚上呢。希望路上不要出事。哦,你要把尖棍和弓箭帶好,以防被不測。”

這個小黃帝自然是想到了,作為一名合格的專業的優秀的獵手,他哪能忘記帶上武器呢。小黃帝覺得他的爸媽有點羅嗦,不過看在他們也是好心好意,就不再說啥,反正餓著呢,多吃點路上不餓。

很快,一家人終於緩緩地離開了家門,這間低矮的半掩式茅草屋,曾經是他父母的新婚洞房,也是小黃帝的出生之地。此時,已經搬得空空蕩蕩。一家人戀戀不舍地,三步一回頭地終於出發了。每個人都沒有閑著,少典抱著石桌,附寶和小黃帝抱著石凳,加上其他的一些日常用品,緩慢而堅定地朝村口的空地走過去了。

良辰吉時已到,村民們歡天喜地又帶有一絲哀愁地彙聚到村口空地,在這裏他們將最後一次圍坐在這裏,向這裏熟悉的一切告別。明天開始,他們將要到一個陌生而神秘的地方從頭開始生活了。

大家能夠攜帶的東西並不多,平常打獵、采集、捕魚的工具,生活用品則包括少量的石凳、石桌,還有少典分給他們的人麵魚紋盆。此時,家家戶戶已經十室九空,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搬到了空地上。

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口人,再加上從食人族俘虜回來的幾名小孩和一個大人。靜靜地沒有一個人說話,隻有狗兒偶爾叫兩聲。也許,在每一個人的心裏,都不願意走,但是現實又逼得他們不得不走。

村長早已到了場地,他見大家來的差不多了,就對維持秩序的隊長使了個眼色,然後一腳跨上一隻石凳上,開始做最後的出發動員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