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不出差,但不常在家(3 / 3)

這就是輪班值勤的工作,它要有彈性的安排、要有創意的彌補,讓家人失望之餘也多了一份理解。

溝通出了問題

醫生與警察這兩種不必出差的“遠遊者”行業,在與家人溝通上也常出現問題。由於這兩種行業處理的都是人問病痛或悲劇,他們看到的常常是攸關生死的事,其中有離奇謀殺或因錯誤判斷引出重大醫療誤診的不快,也有峰回路轉、起死回生的喜悅。工作的特殊性使很多警察或者醫生將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見所聞對家人違莫如深:痛苦時無法在家中讓情緒宣泄釋放,高興時也不知道講出來是否能得到家人的共同分享。特別是在臨床或辦案不順引起的急躁不安、沮喪不快的時候,正值配偶也同處在情緒低潮之巾。當情緒碰撞的時候,一一場場大的爭戰就這樣爆發。

S城第一醫學院法庭精神病學主任醫生說:

“醫生都慣於向他(們)的病人發號施令,但在婚姻上,發命令是萬萬行不通的,雙方必須通過溝通才行。”

在這方麵,有些人則與配偶每天通過頻繁的溝通、交談來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蘇蕾說:

“白天有事的時候,大億(丈夫)會打電話回家。然後是每天晚上七點半,他一定會再打電話網家。在孩子上床前,他打來電話和他說說話,我倆也借此將一天中發生的事互相溝通一一下。”

警察在工作中發生的事,常常因涉及保密而不成其家中話題。不但如此,軍警人員,就像他們在嚴格訓練中被要求的那樣,必須時時處處控製住他們的情緒而采取與執行任務時正好相反的反應。專門研究警察心理的葛正明博士說:

“我常常告訴當警察的人,聽到‘你老是不在家,在家時又不和我說話’諸如此類的抱怨時,千萬注意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不要采取像接受一樁謀殺案任務那樣的快速反應,冷靜想一想:為什麼配偶會發出這樣的怨言?她之所以生氣是否是因為你幾天沒有回家?不要談論工作中看到的恐怖事情,可以談談局裏的一般事情,這是配偶可以與你分擔的。配偶雙方必須願意主動關心、傾聽對方的心聲,有時候,要特別努力才能做到這一點。”

女警的人數每年在增加。和男警察不同的是,許多女警的配偶對象不是警員就是在執法機關工作的人,這層工作上的天然聯係使女警與配偶的溝通,較之男警和一位平民配偶溝通自然要簡單得多。

時間是你的敵人

不管怎麼做,每天卻隻有二十四小時。對於從事服務業及輪班值勤的專業人士而言,工作之餘,實在已沒有足夠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更遑論撥出時間來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在狂亂的工作時刻表中,有些人還是盡力維持了生活的本來麵貌。凱麗說:

“陳旭敏總是想盡各種辦法,每天和我們在一起共進一餐飯,尤其是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堅持在睡了三四個小時後起來吃一頓餐,然後再回去睡。他說,他一定會做到。”

和丈夫都存在輪班值勤問題的尤佳說:

“我們一直努力調配因工作造成的家庭作息上的紊亂,使我們與孩子們能盡量多地擁有相處的時間。這個做法就是即興。”

缺乏時間也會造成“遠遊者”隻有少數幾個朋友的狀況。艾莉是一位藝術家,她先生是外科醫生,她說:

“在商業界的人能有機會發展社交技能,因為這也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但是當醫生的,卻隻能和別的醫生、護士在一起,並且隻限於一個特殊的小小世界裏。當年他們在進行醫學實習時,一邊做臨床,一邊還要經常啃書、查資料。現在,他們早已是主治大夫了,緊張繁忙、甚至是隨叫隨到的臨床醫務常在別人盡興工餘閑暇玩樂時展開,他們與興奮刺激的社交生活擦肩而過。”

那麼,有沒有辦法讓時間充裕一些呢?回答是,隻有靠“挖潛”了。他們可以發揮自身的組織能力、為工作和家務事情的優先順序、共同設立目標、製造夫妻相處時間等。有時候,當你忙得無法應付其他事時,也許就是你需要停下來、休息一下的時候了。

S城社科院社會學所的兩位年青學者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針對數位“輪班值勤”的研究對象進行訪問麵談,最後提出了三個能成功應付來自工作壓力的建議,這三個建議是:進行誠懇的溝通、製造有彈性的相處時間、互相體諒、關心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