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完善企業內部控製製度,加強內部控製的執行力。在實務操作中,企業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以及生產經營特點和經營管理的需求,建立一套適合本企業業務流程、便於操作並行之有效的內部控製製度。一套有效的內部控製製度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合理授權,簡化流程,突出關鍵控製點;不同等級的風險,采用不同的內部控製;常規事項常規流程控製,新型業務采用不同的流程和措施控製;重大事項采取集體決策製;緊急事項可采用應急簡化流程等。
(三)完善內部審計係統,加強內部控製的檢查和監督。企業要保持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確保內部審計工作不受任何部門和個人的幹預,就要在企業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根據企業規模大小及風險大小設置審計部門,直接領導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確保內部審計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獨立性。此外,還需明確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責,充分體現內部審計的監督、評價、控製和服務功能,發揮好其防護性和建設性作用。特別是建設性作用,注重幫助組織進行內部控製環境的營造,對內部控製在執行過程中發現的缺陷進行認定和改進,提高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效率。
(四)建立內部控製的考核和賞罰機製,加強內控動態維護和改進。企業內部控製評價是企業整個內部控製體係承前啟後的一環,是內部控製係統持續改進過程中的反饋渠道和信息來源。為了保證內部控製製度能持續有效地發揮作用,並使之不斷得到完善,企業必須定期對內部控製製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並出具內部控製報告,以便發現內部控製中出現的問題,並及時進行解決。內控考核獎懲製度應納入企業考核獎懲體係,建立考核評價體係,製定獎懲實施細則。對各職能部門的內控執行情況和風險控製效果較好的,給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對違規違章甚至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並與職務升遷掛鉤。內控考核獎懲製度有助於提高職能部門的內控意識,調動其積極性,增強其主動性,從而更有利於達到有效控製的目的。
(五)加強內控培訓,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內部控製是由人來執行和實施的,而且不僅僅是管理人員,內部審計或董事會,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對內部控製負有責任。科學的內部控製製度是對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實施有效監控的製度,它大大突破了財務會計的工作範疇,大大超越了審計的知識領域,是投資、風險控製、法律、財務、管理等多方麵知識的融合。要全麵提高內控人員的素質,就必須樹立員工的內部控製意識,積極開展教育培訓工作,加強相關人員對內部控製的學習和認識,與時俱進,確保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執行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製製度。
(六)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促進企業自我完善和監督。積極引導並加強企業對自身內部控製有效運行的自我完善與監督,特別要加強引導企業信息係統建設工作,將企業的內部控製建設與監督工作建立在良好的信息係統基礎之上。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對企業的內部控製產生了很大影響,會計信息係統的應用也對內部控製製度提出了挑戰。企業應協調好自身業務流程與信息流程,對其產生的各項風險實施評估,再根據風險的程度明確信息流程、業務流程其關鍵控製點,建立一套人機交互結合的內控係統。建立多層次的控製係統,完善信息過濾機製。對係統的軟件與硬件定期進行檢查、升級與維護,保障係統的運行效率與係統的安全性,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檔案管理製度。在會計信息化條件下,使得內部控製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總之,一項好的內部控製製度應該達到以下標準:1.控製觸角涉及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麵,沒有留下控製死角。2.事權劃分明確具體,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內部控製作為一種製度要能真正成為企業管理者的行為規範,操作方便。3.控製程序規範,過程控製受到特別的重視,內部控製要形成科學的機製,尤其是要把對經營管理過程的控製放在突出的位置,通過控製,防患於未然,達到良好的控製效果。綜上所述,建立健全一套科學的內部控製製度,並使之與企業不斷發展的經營業務相適應,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動態的改進過程,需要企業全體員工長期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偉.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製製度的探討綜述[J].經濟研究參考,2012,(3).
2.張素會.我國企業內部控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8).
3.財政部.我國企業內部控製規範體係實施情況的調查報告[J].國際商務財會,2012,(4).
4.張昌生.我國企業內部控製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會計之友,2012,(9).
5.孫衛明.淺議完善我國企業內部控製[J].財會研究,2012,(1).
6.蔡俊傑,劉春誌.我國企業內部控製評價:問題與對策[J].財會月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