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拓,一個傳奇的名字,它不僅實現了無數家庭的轎車夢,同時還憑借小巧的車身、耐用的設計以及實惠的價格,將日本的微車文化帶到中國,絕對可謂“以小見大”。
長安鈴木新奧拓1.0L自動擋
車型:長安鈴木新奧拓1.0L自動擋 基本配置:10.L發動機,4檔自動變速器,電子助力轉向,雙安全氣囊,真皮座椅
提起微車,幾乎所有人都會想到日本車,特別是鈴木(SUZUKI)1920年成立、1954年開始專注製造小型車的世界品牌。無論微型轎車(Alto,奧拓)、小型車(Swiff雨燕),還是微型旅行車(Wagon R,北鬥星)、微型越野車(Jimnv,吉姆尼)以及緊湊型Suv(Grand vifora,超級維特拉),都是世界小車家族的標杆與典範。
小車:百姓轎車夢
1993年,國家開始推動汽車工業發展,長安鈴木合資組建,並承擔起實現中國百姓“轎車夢”的重任。在接下來的十多年中,奧拓作為主力產品,憑借低廉的價格、穩定的性能紅遍大江南北。無數家庭的轎車夢都與它有著不解之緣。
在數十萬輛奧拓掀起私家車浪潮之後,更多的年輕人在2009年有了新目標——“新奧拓”而原因,不僅是因為它傳承了以往,更是因為它更大更時尚……
小車文化:不隻圖便宜
同時,新奧拓也是鈴木微車最新設計理念的完美展現,代表著一種源自日本的微車文化。
中國人向來喜“大”買車亦如此。如今,5萬元恨不得就可以買到大個頭的A級家用車,可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追捧新奧拓這樣的微車呢?
這就是“微車文化”。在擁擠的城市和高昂的油價麵前,在每天短途往返於家庭與單位的簡單行程中,開車圖的就是方便、快捷、經濟、舒適。精致的微車不僅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滿足所有要求,而且性能出眾、安全可靠、物超所值……小車魅力:濃縮的精華
與同價位的大個頭兒們相比,新奧拓更具內涵。比如EPS(電子動力轉向),不僅助力大小隨車速變化,而且隻在方向盤轉動時工作,比液壓助力節油5%,3缸1.0L的K10B也是“2008年度十佳發動機”——K14B發動機的孿生兄弟,無論動力還是油耗,都讓那些“外強中幹”的大個頭兒子們自愧不如。
此外,安全可靠的TECT車身結構、發動機電子芯片防盜、4擋自動變速器,也使得這款小車不容小覷。加之真皮座椅、遙控中央門鎖、電子儀表以及雙安全氣囊,新奧拓可謂濃縮精華的魅力微車。而它的精巧與實惠,也代表了微車文化的精髓,勝過了很多大個頭的家用車。
奧拓曆史
上世紀70年代是備受“石油危機”煎熬的艱難歲月,日本市場的輕微型車銷量自1970年的126萬台,直線下滑至1975年的59萬台。在此局麵下,材料采購、生產工藝全麵優化的第一代奧拓(1979~1984)誕生,並在上市後銷量一路飆升,業績驚人,一舉刷新了輕微型車銷量紀錄。
1984年,第二代奧拓上市,並針對女性用戶專門進行了開發設計,配備了可向車門方向旋轉60°的駕駛員座椅,以方便身著短裙的女性上下車,在當時引起轟動。次年,奧拓開始裝備更高性能的渦輪增壓發動機。
1988年,第三代奧拓的軸距比以前增加160mm,整體外觀和舒適性得到了大幅提升。1990年,發動機排量增大到657mL,整車加長100mm。
在1994年到2003年間,奧拓又經曆了第四代與第五代,安全性能得到全麵升級,同時對整車高度、重量也進行了控製,從而改善油耗。2004年,奧拓發展到第六代,其可愛的外形設計贏得了年輕女性用戶的青睞。
2009年,全新奧拓麵市。時尚外觀、精純品質、超凡動力、靈動駕馭、科技節能、貼心安全六大突出優勢,令新奧拓成為不折不扣的微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