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0多攝氏度的佛岡轉戰龍遊,天氣驟然下降了30多攝氏度。已穿上厚厚棉服的我,不僅有些擔心這些賽車們是否經受得住考驗?
來到龍遊,陰冷的空氣襲來,令我從心底裏發冷。更別提那些被雨水打濕了的泥濘賽道,越往山上溫度越低,甚至有些賽道都發生了結冰現象。緊張的氣氛配合著這塊水陸要道漫延在各個車隊。
都說發動機是賽車的心髒,而潤滑油就相當於賽車的血液。剛從佛岡跑來這裏比賽,溫差如此巨大,是否會對賽車有所影響。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南北差異會不會令賽車水土不服?
麵對我的擔憂,新輝全動力潤滑油的技術顧問化身為油品老師。他說如果按照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的機油黏度分類法,一般用符號W(冬天的縮寫)表示冬季用油牌號,而符號w前的數字越小,則顯示的耐低溫指標越低。如果符號w後有數字,數字越高則代表的耐高溫指標越高。符號W前後都有數字則表示這是冬夏通用油。
但因為我們是參加比賽,跟普通民用車使用的潤滑油又有所區別,比如像我們讚助斯巴魯和其他參加拉力賽車隊的新輝全動力F-1A型號的潤滑油,它的機油黏度達到10W/60,也就是說可以在零下25℃到零上60℃的環境下使用。在拉力賽這種極端的環境下使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畢竟這種油適用的氣溫範圍很大,而且車隊對於機油的更換也較勤,有些賽車隊甚至會在車外先把潤滑油預熱,然後才加進發動機。因此就算是在冰天雪地舉行的比賽也可以用SAE50甚至60的高黏度潤滑油。但因為平常的民用車不會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下行駛,不能達到賽車行駛時發動機所需要的高溫環境或是其他負荷,所以我們並不讚成民用車使用賽事潤滑油。因為這些潤滑油是為了在最適合的環境下工作,才會詳細分類製造,以便各種車輛在各種環境下使用都能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在我增加油品知識的過程中,比賽已經悄然結束,幾家歡喜幾家愁,值得慶幸的是,盡管有將近三分之二比例的賽車退賽,但幾乎沒有因發動機故障而退出比賽的車輛。隻有使用了好的“血液”,才能提供給發動機最全麵的動力。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