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幸福守則之三: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2)(1 / 3)

當你經曆失去的痛苦時,那些哭泣的人,說錯了話的人以及情緒消極的人會使你難以擺脫痛苦。盡管如此,你也要原諒他們。在我們痛苦的時候,社會、宗教、家庭和朋友雖然想努力地幫助我們,但不會有多大作用。人們往往都會變得消沉而抑鬱。憐憫肯定於事無補,不要相信過多的同情會有什麼幫助。對於別人的愛、理解和同情,我們總是要及時表示感謝。人們的有些表示是善意的,但卻會對你產生壞影響,你要拿定主意,不受它們幹擾。你不需要別人提醒你的損失有多麼可怕。你正在重新恢複,你正在用生命中的所有力量,為自己塑造新的未來。你可以離開人群,不必有什麼心理負擔。你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接待絡繹不絕的訪客。當你和別人在一起時,要從事一些積極的活動,以使你精神振奮。去參觀博物館,去茶樓喝茶,或者駕車出遊。如果你和家人呆在家裏,那就做一些點心和家人共品。你可以在屋裏擺放花草,擦擦餐具,放你喜歡聽的音樂。讓孩子們呆在你身邊,他們知道怎麼讓你開心,怎麼讓你破涕為笑。理解自己,也要理解別人。每個人都會受到傷害,隻是方式不同、原因不同而已,正因為如此,所以你也要幫助別人擺脫痛苦。他人的損失也就是我們所有人的損失。

別人曾告訴我們,要忍受痛苦,與痛苦相伴。但你盡量不要被別人左右,要相信時間會治愈你的痛苦。不論你在心理上、肉體上還是精神上感到痛苦,你都要放開心胸,全麵地看待生活。要反省你的情緒,看看究竟是什麼使你痛苦。你是不是真的因為損失、災禍或可怕的事情而感到痛苦,或者你隻是因為別的人、別的事感到焦慮,而這些人和事又與眼前發生的事情有關係。

也許在你母親去世之前,你不知道她病得有多重?也許是你不願正視現實?也許有些跡象被你忽視了?也許你覺得內疚,因為你覺得自己本來可以為死去的親人做更多的事情?你是否有經濟上的擔憂?你總是有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而這場損失會讓你直接麵對這些問題。

你要找出讓你痛苦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不要回避,也不要抵製。你要努力理解眼下發生的事情,這樣你才能開始治愈痛苦。要明白,即使發生了不幸,你仍然是你。所以,我們要努力平靜而安詳地麵對痛苦。這樣,你在體會人生經曆的過程中就會有非常平和的心態。你可以為自己和別人做些什麼呢?那就是盡可能在痛苦的時候過著正常的生活。要從“失去”的痛苦中有所收獲,而不是沉湎於痛苦。生活不是被痛苦左右的。生活的完整性將隨痛苦而誕生。你要讓痛苦的痊愈期早日到來。

不幸和挑戰總是讓我們獲益匪淺。我們正是通過這種途徑來了解自己的美德和內心世界。要善待自己,做那些讓你感覺良好的事情。

英國著名詩人威廉·布萊克告訴我們:人生必然要經曆歡樂和悲傷,隻要我們心中對此不再迷茫,便能從容地麵對世間的滄桑。

找一點精神上的寄托

匆忙的生活使我們忽略了許多美好的、值得欣賞的東西,隻有當你找到寄托你心靈的處所之後,你才能有餘情去欣賞這世界可愛的一麵,才有機會去享受真正屬於你自己的人生。為了使自己能經常保持一種寧靜泰然的心境,一點精神上的寄托是很需要的。

精神上的寄托,完全是屬於你私人靈魂深處的東西。它不一定有很大的意義,不一定有什麼積極的目的,它隻是你精神上的一片私人的園地,是你靈魂的一個小小的避風港,是你躲避世俗牽絆的堡壘,是一個你可以在那裏找到自己,和自己心靈懇談的秘密花園。

會處理生活的人,一定懂得怎樣給自己安排一片不受幹擾的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在這裏,你可以想你所要想的,做你所要做的,躲開一切你所要躲開的,逃避一切你所要逃避的。這片小天地就是你寄托靈魂或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