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清皇帝的禁賭禁煙禁裹足(1 / 1)

文史隨筆

作者:王進

可為當今鑒。

明清兩代的皇帝,都曾經下過一些禁令。有些禁令,說起來很有意思,並曾起過積極的作用,也曾受到黎民百姓的稱道。

現在要說的是明清三禁:禁賭禁煙禁裹足。

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後,定都南京。由於他很喜歡微服出行,便看到了不少其他皇帝看不到的事情。比如,在清人趙翼的《簪曝什記》中,就記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朱元璋有一次到國子監去,國子監的廚師進獻了一杯茶給他,朱元璋大喜,遂賞了他一條冠帶。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後,被一個貢生知道了,很不服氣。一天夜裏,貢生在那裏夜讀,又想到了這件事,大有感慨,遂吟到:“十載寒窗下,何為一盞茶。”恰巧被朱元璋聽到,立即應聲道:“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朱元璋到南京一段時間後,便發現京城內外,有不少遊手好閑之徒,聚賭成習,十分氣惱,於是便下令禁賭。而他的禁賭方法,卻也是十分奇特。他先傳旨,命人立即建造樓房一座,並取名為“逍遙樓”。然後,又傳旨,把那些賭博成性的賭徒抓起來,並把賭具也都收繳起來,把這些賭徒全部囚禁在“逍遙樓”裏,並把收繳來的賭具,也放進“逍遙樓”,讓那些關押在“逍遙樓”裏的賭徒,逍遙自在地、痛痛快快地去賭去玩。但是,嚴令一條,就是不許給那些賭徒飯吃。這樣一來,這些賭徒的情形如何,便可想而知了。後來,他又傳旨,嚴懲了一批賭頭賭棍。在此嚴厲打擊下,大殺了賭風,使得京城內外,賭博匿絕,受到了百姓們的稱道。

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經下過一條禁止吸煙令。當時,朝中有兩位大臣特別好吸煙。一個是溧陽史文靖公,一個是海寧陳文簡公。兩公吸煙也著實地驚人。那個時候,吸的煙都是旱煙多,用的是長煙袋,他們兩個人的煙袋,是一時三刻都不離手的,確實是嗜煙如命。有一次,康熙皇帝南巡,駐在德州。他聽說史文靖公和陳文簡公嗜好吸煙,便將他們喚來,每人特賜一根以水晶石做成煙管的煙袋,讓他們吸起來。二人不敢違命,便當著康熙的麵,裝上煙絲,點起了火,吸將起來。那水晶煙管是透明的,當煙吸起來之後,隻見煙管裏麵有一道通紅的火焰,猶如一條火龍似的,直往上衝,把二位給嚇壞了,急忙丟下煙管,再也不敢吸了。這次以後,康熙皇帝便傳旨,命令天下禁止吸煙。後來,有個學士,特地作了一首詩,以紀此事。詩雲:碧椀瓊漿瀲灩開,肆筵先已戒深杯;瑤池宴罷雲屏蔽,不許人間煙火來。

裹足,是自五代時期以來的陋習。在明代時期,曾有過放腳的規定。據《萬曆野獲編》記載:在明宮中,“凡被選之女,一登籍入內,即解去足紈,別作宮樣。蓋取便禦前奔趨,無顛蹶之患”。但這僅僅是為了“便禦前奔趨”,更好地聽統治者使喚而已。曆史上真正第一個下令禁止包裹足的皇帝則是康熙。康熙三年,他下令禁止婦女裹足。規定:凡是康熙元年以後所生之女,“若有違法裹足者,其女父有官者,交吏、兵二部議處,兵民交付刑部,責四十板,流徒,其家長不行稽查,枷一個月,責四十板”。在這個嚴厲的措施之下,“放腳”之風蔚然一時。可惜的是,這件事關婦女的利好措施,卻沒有能夠堅持很久,在封建勢力的頑抗之下,到了康熙七年,即經禮部奏罷,裹足之風又蔓延開來。

湖北省宜城市作者

責任編輯:姚勝祥